德國一再發生這一類事,不是偶然的。
去年3月,德國一家公司公然叫賣帶有辱華圖案的T恤,當時補壹刀曾發過一篇文章,題目是 中國網絡上傳頌著它的神話,它卻熱衷於辱華。現在翻出來看,很多內容一點不改,都還是那麼合適。
刀哥當時說,德國在相當多中國人心中的形象是格外美好的。德國的世界級哲學大師,「德國製造」的神話,德國人對納粹的清算與深刻反思,都常被中國人提起。
但不能不說,這樣的德國形象太簡單化了,我們低估了相當一部分德國人的保守性和頑固性。種種事實顯示,眾多德國人對中國及中國人的了解,還停留無知和偏見的層面。
2014年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個全球民調就顯示,在大部分中國人對德國持中立或正面看法時,德國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人佔到76%,是該調查中對中國看法最負面的國家,比日本都高。
如果只是對中國缺乏了解,那事情倒也簡單。問題是,這裡不只是缺乏了解的問題,還有德國人面對中國時候的心態和價值觀問題。這方面,一位研究歐洲的學者就曾特別詳細地跟刀哥分析過。
德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經過200多年工業化後,雖然非常發達,但也顯出一些後工業化時代的老邁。看到中國現在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如此蓬勃,看到中國以一種他們並不熟悉的方式在國際上,「老歐洲」裡的德國心理是複雜的。
雖然高達半數的德國人都認為中國終將超過美國,但越是這樣,他們心理越是糾結。歐洲人看現在的中國,總有一種律師看商人的心態,總想防範和規範中國,這在德國尤其明顯。
德國對西藏問題的看法,無疑還受到了很強的價值觀念影響。德國人一直有西方比較典型的「道德高地」心態。他們無法理解或者拒絕接受中國的體制。
在這種心態下,不少西方國家,當然也包括德國人,就像通過同情和支持da lai,顯示對那些「普世價值」的尊崇和貫徹。
最後,刀哥想引用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就這次的事發的微博。他說,「今後這種事情有一起就交涉一起,追究一起,但我們無鬚生氣。客觀說,我們無法做到讓外界像我們一樣嚴守在臺灣、da lai等問題上的政治正確性,外界尊重我們的意見是出於對他們自己利益的權衡,一些漏洞會不時出現。」
胡錫進說,」我們的力量會轉化為他們堵漏洞的動力,但他們永遠也不會與我們一樣感同身受。對這樣的世界我們應坦然面對。」
說白了,中國一定要強大,另外還要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