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出可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重來的生命。」——學長如是說
郭翔宇,1993年7月5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現為北京理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1級本科生。從2011年7月5日至今,無償獻血19次共36個單位(全血2單位,成分血34單位),折合總血量14000毫升。
他曾經用了三年的時間,他曾經無償捐獻了14000毫升的鮮血,那是用來拯救在病床上垂危的生命的良藥,也是放寬病房外焦急等待的家屬的心的定心丸。這就是獻血先鋒郭翔宇學長,一個普普通通的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的愛心故事。
曾經對他進行過一次簡單的採訪,提及第一次獻血的原因,學長這樣說:「主要是小時侯受到書本和老師的影響比較大,認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是應該的。而且獻出的是可再生的血液,對自己還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正如學長所說,獻血對於獻血者的身體確實好處多多,比如:能有效降低動脈硬化,血栓和腦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可預防,緩解高粘血症;男子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可提高造血功能等等。
採訪中記者還問到對於一些人關於獻血還有些猶豫的看法,郭學長說:「我覺得猶豫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對獻血的流程不了解,擔心獻血過程中可能會染病。其實獻血時用的器具都是一次性的,這點完全不用擔心。也有人聽說獻血傷身體,但其實國家獻血法有明確規定獻血周期,這個周期是絕對安全的周期,不會給獻血者的身體帶來傷害。」
所以我們衷心希望有意願獻血的同學,不要有任何的擔心,勇敢的邁出第一步,用自己的鮮血為更多的人創造生命的希望。
最後記者問到:「作為獻血的一個正面例子,有什麼激勵的話要對同學說的?」郭學長說:「獻血對個人來說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小事,但對生命來說又是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獻一次兩次也好,獻十次百次也罷,都是對生命的奉獻,意義都是同樣重大。正所謂:善無大小,隨份隨力。」
或許現在人們對於獻血懷有不同的看法和揣測,但是又怎知獻血雖輕,但生命更重?想想自己的鮮血用來拯救了一個生命,他或她的身體中正流淌著你的鮮血,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所以伸出你的手吧,或許因為您的這次無償奉獻,一個垂危的生命之火便能重新燃起!
行動起來吧,伸出你的手臂,11月30日9:00—14:00在良鄉校醫院,讓我們一起創造生命的奇蹟!
更多信息請關注「北理紅十字」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號:BITred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