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段帶勁的視頻:怎麼樣,自來水龍頭出的水能直接點著,是不是很刺激!
大冬天的看到這麼暖和的視頻不容易,網友紛紛發出賀電。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
新能源嘛,困擾專家多年的
水變油問題終於解決了,《走近科學》大呼內行連夜成立調查組……我還以為去年大火的
水氫發動機錯了,萬萬沒想到是我錯了……俄羅斯老哥以為
水中混入伏特加,當場狂喜,紛紛要求辦理中國國籍……
不過段子歸段子,自來水噴火確實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被採訪者表示每天洗完手之後,都黏黏的,找自來水公司也不給解決。
我覺得洗手倒是次要,居民們估計主要擔心熊孩子天天拿打火機點自來水管……
已知條件就這麼多,咱們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可以確定的是,
自來水肯定不會燃燒,我化學老師的棺材板焊的死死的。所以,
一定是有可燃物混進了自來水中,視頻中的自來水是無色透明的,所以混進去的大概率是某種可燃氣體。
最常見的可燃氣體就是天然氣啊,所以就是水裡混進了天然氣!破案了同志們,散了吧!開個玩笑……就算真的是天然氣,那這東西是怎麼跟自來水混合的呢。
掏出地圖看一看,出問題的是
遼寧盤錦趙圈河鄉,就是
下圖圈中的1。而上圖中的小星星是
遼河油田局機關大樓。因為油田面積太大,小地圖上標識不出來,就給你們標記了個總部。
至於具體多大……反正能把出事兒的村子包住。
眾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氣是孿生兄弟,所以出事兒的村莊周邊大概率有天然氣資源。現在天然氣找到了,咱們研究研究這東西是怎麼跟地下水混合的。簡單來說,一塊兒年輕的油田,就像一塊兒吸滿水的海綿,輕輕一碰就流油,開採難度低。而一塊兒老年的油田,油氣資源被開採的差不多了,就像一塊兒快幹了的海綿,開採難度大。
不過雖然快幹了,但裡面多少也有點水,不開採又有點可惜。
那麼問題就來了:
一塊兒快幹的海綿怎麼才能出水呢?開採油田也是一個道理,第一輪開採後,地下裂縫處還在大量的石油及天然氣。要開採這些資源,就要向地底注入高壓液體,擠一擠
壓裂巖石,提高剩餘油氣的流動性,
進而提高產量。這個就是水裂法用的
壓裂液,起到傳遞能量,創造裂縫的作用。
當裂縫大到一定程度,就要用支撐劑撐住裂縫,讓壓裂液繼續開闢裂縫。
重複這個流程,油田下方裂縫就會越來越多,被逼出來的殘餘油氣也會越來越多。
20世紀50年代以來,水裂法被廣泛應用於石油和天然氣的鑽探活動,目前美國90%以上的頁巖天然氣油田都使用水裂法。
事發村莊旁邊的遼河油田也使用了這種技術。
但天上沒有白掉的餡兒餅,水裂法雖然可以提高油氣產量,但壓裂方向是無法控制的,很容易將天然壓入地下水層,導致自來水噴火。
自來水噴火現象在美國頁巖油田附近經常出現,沒啥有效的解決方案。
好在天然氣很容易揮發,在室外接水,然後曬會兒太陽就行。
喜歡烤火的話,接水前帶個打火機也可以……
當然,
以上都是猜測,水裂法並不是自來水噴火的唯一原因。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相信很快會有結果的。
天然氣公司恐成本次事件最大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