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至,年味濃。為了向過年期間仍堅守崗位的一線建設者致敬,紅星新聞聯合必勝客發出新年問候,在2月4日小年中午,向鳳凰山體育公園一線建設者們送去14類共計500份「成都味」暖心餐,表達新年祝福。
鳳凰山體育公園作為大運會核心場館之一,目前已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幕牆、金屬屋面工程施工,項目正在進行室內精裝修工程、總坪景觀工程、體育工藝及機電調試工作,今年春節將持續施工,預計今年3月全部完工。
今年春節,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建設者們紛紛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堅守在工地。將有1000-1200名一線建設者在鳳凰山體育公園就地過年。年夜飯、寫春聯、掛燈籠,讓一線建設者感受到「他鄉當故鄉」的溫暖。
在「成都情·幸福年」城市共分享活動中,我們聯合本土著名餐飲企業,將熱騰騰、香噴噴的團年飯送到「最前線」,讓留在成都過年的人們感受濃濃的成都味道。
2月3日,活動的第二站,我們帶著熱氣騰騰的成都美味,來到了成都千麥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麥醫學)。
作為一家核酸檢測機構,臨近飯點,公司內依舊一片忙碌。核酸採樣人員、實驗室檢測人員、客服、物流人員……他們各司其職,有序推進,過了飯點,大家才抽空吃上一口愛心企業送來的暖心美食。
回鍋肉、青椒肉絲、芹菜牛肉、幹豇豆燒肉……品嘗完由皇城老媽壩調廚房提供的地道成都味,再提上沉甸甸的由正大集團提供的雞蛋禮盒、各味蒸餃、玉米布丁酥,以及由新希望集團提供的牛奶,千麥醫學的工作人員們表示十分滿足,「雖然今年不能回家過年,但提前感受到大家對我們的關愛,心裡十分溫暖。」
一年多的抗疫,不管是作為核酸檢測機構,還是各個奮戰在一線抗疫的工作人員,他們都已有些疲憊,「2021年,我們的願望是希望新冠疫情早日結束,回到公司見面時,大家可以摘下口罩,互相擁抱一下……因為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
2月4日,農曆臘月廿三,小年。
下午3點,
成都蓮花東路的街頭飄起了陣陣香味,
熱騰騰的水餃正從鍋中撈起。
這是一場針對外賣小哥的特別年味活動。
而這個時間點,
正是小哥們中午忙碌送餐後的飯點。
「今天是小年,外賣小哥們風裡來雨裡去,為客人送餐。今年好些人又選擇了就地過年,春節不回家團圓,我們就搞了個小年活動,希望給他們提前過一個年。」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牛市口派出所社區民警嶽敬桐說。
對於這小年的水餃,外賣騎手李先生介紹,常年離家在外,突然能夠吃到專門為自己煮的這份水餃,感受到成都的這份溫暖,「還是特別感動的,有種就是在北方老家的感覺。」
宋怡介紹,年夜飯是除夕夜非常重要的一頓飯,以往都是大魚大肉為主打,「每逢佳節胖三斤」。為了倡導健康營養的理念,省醫院年夜飯在傳統菜餚上加以改良,既有傳統年味,也能吃出健康。
所以此次6人餐的年夜飯保留了粉蒸肉、糖醋排骨等這些傳統菜餚,增加了低脂肪高蛋白的魚和蝦,搭配脂肪比例同樣較低的雞、鴿子、牛肉,可謂是「海陸空」齊賀吉祥年。蔬菜同樣必不可少,有青筍、胡蘿蔔、菌類、秋葵等,葷素搭配,更符合營養健康的理念。從烹調方式上看,這桌年夜飯多選用蒸、煮、拌,整體用油較少。
菜單
春卷雞絲——春回大地
糖醋排骨——節節高升
糯米蝦丸——闔家團圓
粉蒸肉——蒸蒸日上
牛肉南瓜盅——紅紅火火
素鮮拼——聚財聚寶
金針菇黃瓜卷——如意金絲
泡椒大黃魚——吉慶有餘
秋葵厚蛋燒——堆金積玉
蟲草花鴿子湯——飛黃騰達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章玲 顏雪 杜玉全
攝影 王歡
編輯 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