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決高速公路、國省幹道、鄉村公路、市政道路,由表及內一次性修復各級道路病害」,4月26日,正得信股份·中國公路養護綜合運營服務商,打造「公路三甲醫院」的戰略發展定位,一次性修復路基、路面,綜合性養護技術的創新應用,第一次在西安市高新區「亞迪路改造項目」中得到了多方肯定。
4月27日,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院長、公路養護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焦生傑教授、西安公路研究院副院長韓瑞民、西安市政設計研究院市政所所長賈錦繡、西安高新區市政配套中心副部長曹涯超、田民,以及西安眾和市政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陳小傑工程師,在正得信股份執行董事任昆的陪同下到施工現場考察調研,對於企業創新的構思和準確形象的定位,以及致力於改變我國傳統養護現狀的魄力和舉動,現場專家、領導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院長焦生傑(左)
據了解,我國公路養護行業實際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全國大多數養護企業以傳統的路橋、市政養護公司為主,管理體制,技術、人才儲備等參差不齊;二、前期多以新建道路為主,管理、養護環節投入相對薄弱;
西安公路研究院副院長韓瑞民(右)
三、機械設備生產廠家在設備研發、生產、資金投入等方面受市場體量的制約,投入力度明顯不夠。四、新技術推廣難度大,比如:熱再生新技術沒有統一的市場規範,比如價格、施工標準等;五、公路養護前期體量小、市場不規範,融資渠道不暢。
西安市政設計研究院市政所所長賈錦繡(女)
的確,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環境與發展矛盾日益突出,30年前,我們的城市幾乎看不到太多的車輛,如今,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人流、車流、物流、信息流等影響經濟因素的矛盾凸顯,中國交通已經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無眠時代」,但滯後的養護服務,已經無法應對日益嚴峻的交通形勢。
左起:西安高新區市政配套中心副部長曹涯超、田民
專家呼籲,希望出現更多正得信這樣的創新型企業,帶領大家一起參與到我國公路」綜合養護技術」創新應用的行列,這也是未來21世紀公路養護發展的大趨勢 。
西安眾和市政工程監理陳小傑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