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某高校運動會高職組男子200米預賽中,某選手以17秒75的成績進入200米決賽,這一成績「破」了博爾特200米19秒19不少,對於這一成績,明顯是屬於不可能的事情,很多網友紛紛表示是烏龍事件,絕不可能的。
從成績單上,我們可以看出,該同學17秒75的成績遠遠甩開了其他選手,而第二名的成績是25秒51,第三名25秒73都還在正常的範圍內,但17秒75的成績就顯然太不正常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閃電博爾特2009年柏林世錦賽創造了男子200米世界紀錄19秒19,而布雷克則在2011年布魯塞爾成為第一位純跑動時間進入19秒大關的運動員。
我國男子200米紀錄也是亞洲紀錄,是謝震業2019年在鑽石聯賽倫敦站跑出的19秒88,這一成績與博爾特保持的200米世界紀錄19秒19相去甚遠,因為黃種人在短跑項目上無法與頂尖黑人選手匹敵。
博爾特作為世界上最出色的男子100米、200米運動員,他的成績就代表了人類極限。過去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的成績「超越」了博爾特,比如足球媒體動不動就會爆出某球星(如c羅,姆巴佩)的速度超越博爾特,之前印度趕水牛比賽的小夥百米9秒55、9秒52的新聞帶來的笑料還未完全離去,美國歌手布蘭迪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百米訓練跑出了5秒97的成績。
這次該同學在高職運動會200米預賽的成績17秒75,如果是屬於計時誤差,但一般手記時的誤差在0.2秒左右,應該不會有如此大的誤差。那麼這次比賽的距離出現問題的可能更大?但200米項目在400米田徑場就是半圈的距離,似乎出現比賽少了幾十米的概率並不大,那麼小編以為第三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在錄入成績的時候出現了失誤。
作為運動會的組委會,不管是什麼原因,出現了這樣明顯屬於不可能的成績,其工作中還是缺乏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因為稍微有點田徑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200米17秒75的成績是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