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或閃
「霍閃」是「閃電」的意思。咔嚓。
我經常會閱讀一些日本老玩家寫的博客。其中有一個名叫やまなしなひび的博客內容豐富,更新很快並且很喜歡把許多細小的事情拆開來講,很對我的胃口。(他的最新博文列舉了2016年偶像動畫中128位角色的胸圍數據並且認真地做了排名。)
最近,這位博客主在自己的博文中提到了自己的父親迷上了初代《馬裡奧兄弟》的故事,並且敘述了一個可能是人盡皆知但卻很容易被忘記的事實,那就是說,遊戲還是要和許多人面對面一起玩才有意思呀。他覺得,直播就是這種熱鬧的玩法的一個現代變種。
我覺得這篇文章也非常契合中秋節的主題,於是在這裡編譯給大家。
其實我的父親最近很迷玩《馬裡奧兄弟》。
沒錯,就是那個1983年發售的紅白機版的《馬裡奧兄弟》。
事情是這樣的:我有一個上小學1年級的侄子(對我父親來說那是他的孫子)在踢少年足球,然後我的哥哥(就是我侄子的爸爸)認為,「你根被就沒懂足球要怎麼踢!」然後他就決定要教自己的兒子「正確」的動作和踢法,並預備開始進行專業的訓練——也就是打算教他玩《實況足球》這款遊戲。
但因為我哥家裡面沒有還能跑得起來的遊戲主機,於是拜託我找了一圈,最終發現一家二手店有一臺僅售1500日圓的二手Wii,就順勢買了下來。沒想到,之前主人在這臺Wii裡裝的《馬裡奧兄弟》沒有刪,於是我的侄子就迷上了這款老牌平臺遊戲,直接把《實況足球》丟在了一邊……
不過,整個事件的重點是: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的父親覺得,為了能夠在我侄子(也就是我父親的孫子)來我家玩的時候能陪著他一起玩,就決定要精通這款遊戲,並開始陸陸續續地要求我給他特訓。
我其實有一些擔心,怕自己的侄子很快就會厭棄,因為畢竟離過年我侄子來我家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萬一那個時候他早就厭倦了這個遊戲呢……
但到時候再說吧。
原本我就在自己的Wii U裡下載了VC版的《馬裡奧兄弟》。幾年前,我為了驗證「如果我使用VC的『全部保存功能』保存了100關左右的數據的話,這個下載包會變得多大」而玩了無數次這個遊戲……總之我對這個遊戲非常熟悉,但直到現在我才發現,我是第一次看別人玩《馬裡奧兄弟》。
然後我發現,這個遊戲會讓那個在背後觀戰的人忍不住要去指手畫腳。
《馬裡奧兄弟》遊戲畫面
我想應該有人從來沒有玩過《超級馬裡奧》,所以我簡單說明一下。這個遊戲是這樣的:遊戲中,畫面的左側和右側是連通的,這就是說,無論是自己還是敵人,只要往右邊一直走,最終就會從左側畫面出來,反過來也是如此。於是,原本在右邊的的敵人會不知不覺地出現在左邊,被你不自覺地幹掉;同樣,正在玩遊戲的那個人也不會特意注意到另一邊,而不小心碰到突然出現的敵人而被幹掉。這是一個盲點。
所以你可以想像,那個並沒有操作只是在背後看著的我就會……
「爸!看後面!小龜已經過來了!」我喊著,於是我爸就慌忙跳到了下面一層臺階,並在那裡撞到了在下面的小龜,死掉了——不斷重複。
「你要是不和我說話我就不會死啊!」我爸吼道。
「但我也沒叫你跳下去啊!」我吼回去。
我小時候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沒有感覺到,但現在想想會覺得,這個遊戲是不是故意設計成這樣的呢。《馬裡奧兄弟》是宮本茂和橫井軍平共同開發的,而橫井軍平則是在任天堂開始做遊戲之前就負責製作玩具,並且每一件玩具都賣得很好的製作人。
被稱為「Mr.任天堂」的橫井軍平
按照橫井的邏輯,他覺得「這個產品會被玩家怎麼玩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就《馬裡奧兄弟》來說,無論是「第一個人操縱馬裡奧」,「第二個人操縱路易吉」,還是「第三個人在背後看著並且忍不住要指揮」,這三個人應該都同等地感受到這個遊戲的樂趣。橫井會按照這個邏輯來製作遊戲。
在後來,紅白機的主流就變成了《超級馬裡奧兄弟》那樣的2D動作橫板過關遊戲,或者是《勇者鬥惡龍》那樣的RPG。現在想來,《馬裡奧兄弟》那樣的「玩法」在之後就不怎麼出現了呢。
一般來說,這種「從正在集中精神玩遊戲的人的視覺盲點裡出現敵人」應該是遊戲設計中的敗筆,並且,當遊戲的節奏越來越快的時候,背後的人也會越來越來不及喊話:玩格鬥遊戲的時候,即使有人在背後喊「快,出波動拳!」這個時候再開始攢招式就已經太晚了。
波動拳
那麼,我們的話題再回到30年之後的現代吧。
我最近非常熱衷於在niconico的生放送上直播遊戲實況。如果你問起「到底直播什麼樣的遊戲才會好玩呢?」我的結論是,那些「容易讓觀眾們開口指揮你的遊戲。」
當然,用niconico的直播來玩遊戲,會產生幾秒的延遲;從遊戲機到PC上就大約會慢一秒,然後再直播的話就延遲地更厲害了,而且看了直播的觀眾打字回復我還要花上幾秒……這樣看來,就算有人跟我說「後面的小龜快要過來了!」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估計也早就被小龜殺死了吧。
不過,在我玩《塞爾達傳說》的時候,會有觀眾會告訴我「那邊有心的碎片可以增加體力」;玩《浪漫沙加》的時候也有觀眾過來建議說,「如果不曉得應該選擇去A地還是B地的話,就還是去B地吧,畢竟那邊能觸發的事件更多。」我覺得這就很有一種「大家在一起玩遊戲」的感覺,特別好。
在《馬裡奧兄弟》剛上市的那幾年,大家會去街機廳或者在自己家的客廳玩(或者看著別人玩);那麼到現代的話,這種「觀看」的形式就演變成了通過網絡和全日本(全世界)的人一起玩了。
上世紀80年代在日本街機廳玩遊戲和看別人玩遊戲的人們
從《勇者鬥惡龍》開始,遊戲漸漸有了以「一個人玩」為主流的傾向,而我自己也長年有這樣的感覺(當然對戰遊戲除外)。所以,原本保守的我才會覺得把玩遊戲的實況放到網上,或者乾脆直播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所以說,我在背後看著我爸玩《馬裡奧兄弟》,和我在網上開始直播遊戲實況,都讓我再次覺得「遊戲果然還是要大家一起玩才比較開心啊。」
小時候會經常聚在一個朋友家中大家一起玩遊戲,那種感覺真的很開心;但成年之後就沒有時間去朋友家一起玩遊戲了。我還寫過另外一篇文章,探討「為什麼遊戲明明越來越好玩,但我們越來越容易覺得無聊呢?」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遊戲是以一個人(包括在線對戰而不是面對面對戰)玩為主流啊。
覺得寂寞的話,或許開始直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文中圖片除了第一張以外均為譯者選擇。順帶一提,當我去和這位作者交涉希望轉載他的博文的時候,他的反應是:「明白了。不過你選擇轉載這篇文章也真是有夠悶騷(渋い)(笑)。我個人也很喜歡這篇文章,但是在日本讀者中卻沒什麼反應。還挺意外的。」
觸樂丨高品質、有價值、有趣的移動遊戲資訊
想看更多內容,請點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