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APEC沉淪 臺灣當自強

2021-02-15 U臺說

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在越南峴港落幕,對促進經貿自由化及經濟整合而言,本次會議不但沒有進展,反而有倒退之感。這個結果令人失望,也鮮明地反映出亞太區域的經濟合作面對的挑戰及困境。政府必須要有所領悟、改變思維,全力搶救。

 

這次是川普上任後參與的第一個APEC峰會,但主辦國從時程到議題的安排,都顯得侷促。川普在峰會前先訪問韓、日、中,使得這關鍵三國的領袖及高官都把心思放在與美國的雙邊峰會上,根本無暇顧及APEC進展。峰會前的部長會議,美中二國都是派次長上陣,而川、習二位關鍵人物更是APEC峰會當天才匆匆趕到,壓縮了從容與會的空間。

 

更離譜的是,原本用來反映各國對自由化及合作方向共識的領袖及部長宣言,內容荒腔走板,簡直成為白宮的新聞稿。按APEC架構,一般是峰會前二天先公布屬於工作層次的部長宣言,峰會再以高層次領袖宣言總結。但今年的部長宣言,一直拖到峰會當天才達成共識,原因是美國一反過去APEC重視的開放、包容與無歧視精神,堅持納入公平、互惠、平衡等字眼,跟各國爭執不下。最後公布的版本中甚至出現「承認合法的貿易防衛工具」以及共同改革WTO機制等字句,處處可見「川式」貿易政策的標記,也可想見在過程中美國與各國角力的霸道。除文件外,川普本身在APEC的致詞也同樣跳針重複美國只在意雙邊關係,絕不讓他國繼續在貿易上佔便宜等與APEC 無關的辭令。

 

各界也很關注習近平的發言,他強調全球化不可逆,APEC應在包容、平衡等目標下強化經濟合作。過去這種言論在APEC場合,只能算是毫無新意的外交辭令,但因為美國及川普的「亂入」,顯得特別親善並帶來正面希望,因而格外受到重視,卻未能改變大局。

 

至此我們可看出幾個關鍵問題,第一,過去30年來亞太地區熟悉的「美國主導,日本紐澳當護法」區域自由化架構已然無法照常運作。第二,美國老大典範已逝,但新的領導者卻遍尋不著。雖然習近平過去一年來在不同場合高舉全球化、自由化大旗,然而中國本身經貿限制高於各國,區域性議題運作經驗有限,且對基礎建設及投資的興趣遠高於領導貿易自由化機制,尚不到成為新共主的程度。至於日本紐澳,雖然成功在場邊讓TPP改個名稱後,以CPTPP浴火重生,是這次低迷氣氛中最大(甚至是唯一)的亮點,但一時之間要從護法變成龍頭,領導APEC向前走,難度還是很高。

 

明年APEC峰會輪到巴布亞紐幾內亞(PNG)舉辦,在地主國更加弱勢的情況下,APEC功能繼續衰落,甚至美國失去興趣不再積極參與,都是非常可能的發展。然而對國際空間日趨壓縮,難以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的臺灣而言,APEC幾乎是唯一能貢獻分享經驗,推動關係及與亞太各國領袖齊聚互動,來重新定義臺灣在區域角色的場合,因此就算APEC對兩岸互動沒有貢獻,仍有比任何國家都強的誘因來支持、維護這個機制。

 

面對變局,APEC的存在已非理所當然,臺灣也須改變過去保守的「跟隨者」思維,不能跟著大家沉淪乃至於棄守APEC。更何況APEC成員與新南向等重大政策高度重疊,可攻可守,更是臺灣拿出更積極的態度、資源、人力,一起搶救APEC的主因。與此同時,全力爭取加入CPTPP第二回合成員,非但是支持APEC的具體行動,更可能是臺灣短期內唯一參與大型、先進的區域整合機制的機會。買到門票能帶動的效益,絕對遠超過貿易投資增加,也是必須一改過去「可有可無」心態全力爭取的重點。

相關焦點

  • 臺商情報│臺灣七年級生 勇闖深圳「戰場」
    賽格創客中心企劃總監曾怡菁(左),是該中心首位臺灣主管;右為深圳臺資小綠草公司銷售總監穆鴻霖。特派記者蔡敏姿/攝影臺灣七年級生勇闖深圳市場,賽格創客中心企劃總監曾怡菁,是該中心首位臺灣主管,協助臺灣創業者到大陸發展。她說,「想要當將軍來大陸,因為戰場在這裡,如果只是當跟隨者就留在臺灣。」
  • 觀察|美稅改磁吸資金 臺灣要有危機感
    基於美國的經濟地位,其國內稅改必然會有國際效應,臺灣更是受影響最直接的對象,必須儘早評估,研提因應對策。 以上的改革對臺灣有利有弊。在利多的部分,美國稅改後,各界期待能帶動民眾與企業的消費與投資等需求,同時因擴大資本投資的抵減鼓勵,亦有助於提升生產力等供給面效益,使得未來幾年美國經濟看好。由於臺灣(及各國的臺商)出口表現一向與美國經濟活動高度連動,因此在稅改能刺激美國經濟的有效期間內,臺灣都會是最大的受惠者之一。
  • 尿尿小童他媽媽到底是不是臺灣人?吐槽
    高潮發生在周一晚上,原來兩起尿尿事件,其中一起「101美食街尿尿事件」,被臺灣媒體證實是臺灣媽媽所為,並採訪到了這位姓紀的臺灣媽媽,也就是照片中的藍衣母親。版本一:臺灣媽媽在101美食街為孩子當眾除褲臺灣中視(中國電視)與中國時報,也採訪到了圖片中的臺灣媽媽。新聞報道稱:「記者向這名紀小姐詢問事情的經過,面對提問,紀小姐並沒有回答到底是在整理儀容還是當眾撒尿,稱『尿沒尿現在已經不重要』。
  • 觀察│日本外勞政策的二大啟示
    日本外勞政策鉅變,值得同樣面對少子化浪潮臺灣的關注。 日本的外勞政策可以回溯到1988年,當時日本政府決定,積極引進擁有專業與技術的白領外勞,但是不開放單純勞動的藍領勞工。之後30年間,日本政府以開小門的方式,來滿足企業對於勞動力不足的需求。
  • 社會│房子翻新就是女兒嫁臺灣 直擊印尼的臺灣女婿村
    記者王慧瑛/攝影廂型車駛過碎石子路,揚起大量塵土,室外溫度38度,陽光灑在路旁一幢幢屋況新舊錯落的平房,當地人常說「若房子翻新,可能是有女兒嫁到臺灣的人家」,有「臺灣女婿村」封號的鹽町,在印尼山口洋市的郊區,距離臺灣約5000公裡。
  • 觀察│政府「能源偏食」 何不歸零思考
    ,經濟部歷經兩個多月的歸零思考,仍決定讓現有核電廠不延役、不重啟,讓臺灣自然廢核。但是,當一道深具理想性的政策,開始質變為一道只有時程、可不計代價的政策鐵律,由此發生的各種荒謬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兩起事件的荒謬之處,首先是,政府一再陳述新版離岸風電費率,之所以比原預告的費率高,原因包括了臺灣海床、海象特殊,自然墊高風電商的建造成本,再者是風電商承諾會協助臺灣發展本土風電產業鏈。
  • 臺灣一夜緊急隔離5000人引恐慌
    ▲圖源:臺媒據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多家臺媒報道,臺灣桃園醫院疫情擴散,1月24日新增「案889」與「案890」兩名為夫妻的確診者,相關確診累計15例。臺灣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4日下午在記者會上僅稱「需要提高警覺」,誰料四個小時後又緊急舉行記者會,宣佈桃園全院均為紅區,擴大居家隔離範圍,涉及5000人之多。
  • 全臺灣都在問的「臺灣黑熊真的站起來了嗎?」
    臺灣黑熊是爬行動物,可是站起來卻能像人類一樣走路,有遊客趁著連假到高雄壽山動物園,當場目擊黑熊站起來的驚人畫面
  • 臺商情報│創業創新 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
    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25日舉行開營儀式。
  • 短評│瘋世足看日本想臺灣
    把球星當偶像的家庭主婦,帶著小小年紀的孩子進社區球場,鞏固出全民體育的基礎,令人刮目。 臺灣無論如何教改,家長心態改不了智育為先,體育、音樂、美術都是「副科」。除非一心為贏得比賽,否則不會把身心平衡、美感教育、團隊精神當成學習元素。體育風氣往往是在「球隊為國爭光」時才掀起高潮,職棒累積出的球迷人氣每幾年就受簽賭風波打擊,更別說體協的黑箱形象至今未見改革跡象。
  • 2016年藍領工作最受臺灣求職者青睞
    綜合臺灣媒體6日消息,臺當局「勞動部」最新就業報告顯示,基層技術工、勞力工等藍領工作成為2016年臺灣求職者最為期待的職業。
  • 勇敢相愛——2016臺灣同志遊行
    2016臺灣同志遊行29日下午在臺北登場,共分2路往凱達格蘭大道集結後,並舉行晚會。朝野多名立委加入力挺同志遊行。他說,從國會議員跨黨派的連署支持情況來看,婚姻平權法案可望在本會期修法過關,臺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合法化的國家。徐永明表示,臺灣社會對婚姻平權價值的尊重,愈趨成熟,就連外國媒體也高度關注,此事同時展現臺灣已蛻變成為一個以「人權立國」的國家,法律制定者不是為特權、偏見服務,而是努力捍衛憲政價值。國民黨立委許毓仁也參與同志大遊行,還特別拍照打卡。
  • 從我的車禍經歷看臺灣健保
    賬單上是12303元臺幣。想品嘗臺灣好茶,歡迎光臨!或是直接和我訂購臺灣好茶也可以喔!
  • 但一看到臺灣「更強大藍色發明」日本人都說:臺灣才猛!
    >,給你一百個喜歡臺灣的理由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臺灣的便利商店一向以高密集度著稱,而且這些連鎖超商推出的服務和商品超全面,就連老外也都深感佩服。但當你聽到韓國人對日本便利商店非常痴迷,甚至到了醉生夢死的地步...臺灣人又會怎麼想呢?日前韓國媒體就列出日本超商的7大好處,讓很多臺灣網友看了嗤之以鼻,忍不住發自內心問:「這有很稀奇嗎?」
  • 觀察│青年貧窮與少子化 三方向解危機
    相對於同樣有青年工作貧窮及少子化危機的日本,臺灣社會對此一危機的認知與重視程度顯然不足。日本的產業政策與就業政策早已針對危機積極處理,反觀臺灣,產業與就業政策與這些危機從來對不上頭,似乎認為這是一個二分的問題。 臺灣近期的經濟表現不算差,政府不時宣示的經濟成長表現居四小龍之首、臺商回臺投資金額超過5,000億等,很值得慶賀。
  • 臺灣過馬路要小心!!!即是是綠燈也要小心耶!!!!
    關注「我愛臺灣」微信平臺,給你一百個喜歡臺灣的理由
  • 曾被謠傳為「崩牙駒女婿」的臺灣黑幫大佬劉保生,到底有什麼來頭?
    傳言劉男與尹國駒相當熟識,與「崩牙駒」的女兒在澳門相識並在臺灣結婚生子。但尹國駒澄清,臺灣的案件完全跟他本人沒有關係,且也並不認識劉保生,希望大家不要相信這些謠傳。有人猜測,劉保生4年前當上宮廟主委後,開始出席地方活動、交際,可能「樹大招風」才遭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