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五桂山大寮一個養蜂場,來自美國的客戶正在品賞蜂蜜。依託五桂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周邊鎮區包括五桂山、三鄉、南朗等的養蜂業在悄然擴大,據了解,僅三地的蜂農即超過130戶。
記者文波攝
前天下午,五桂山大寮一個養蜂場比往日多了一份熱鬧,來自美國的數名客人在朋友的引領下,專程到這裡參觀並品嘗蜂蜜。對這裡產出的蜂蜜、周邊生態環境不時大聲贊好。
這個蜂場的負責人就是三鄉鎮蜂農鄒華協,出於冬季「追花」需要,不久前才將自己的蜜蜂群從三鄉西山搬遷至此。「這個山谷冬季氣溫暖,鴨腳木花又多,所以臨時搬來。」今年60多歲、有50年養蜂經驗的鄒叔為廣東省養蜂協會會員,是三鄉鎮乃至中山市養蜂界的領頭人物,其蜂場產出的蜂蜜質量保證,素來受到客戶追捧。
為更好地為廣大養蜂專業戶服務,使當地農民通過養蜂致富,實現增加農業效益目標,在三鄉鎮農業部門的指導下,鄒叔牽頭並聯合4戶蜂農,於今年7月正式成立了三鄉鎮華協養蜂專業合作社,為全市首個養蜂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就是要想和大家抱團發展,提升養蜂技術水平,逐步打響地方蜂蜜品牌。」鄒叔告訴記者。
據了解,這個合作社成立後,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相關規定,及時制定了規範的合作社章程,民主選舉出會長、理事會,監事會組成人員等,同時建立健全了財務制度、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措施等制度,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
「這個行業古老而傳統,但不可否認,個別蜂農由於技術不精或從短期利益出發,在養蜂、產蜜過程中不太規範,質量難以保障,讓消費者反感。」鄒叔說,「我們合作社的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組織培訓,提升技術,規範相關流程,更好地保證蜂蜜質量。」
鄒叔表示,三鄉鎮華協養蜂專業合作計劃通過不斷地發展新的會員,不斷加大會員的技術培訓力度,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不斷提高蜂蜜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通過三至五年時間,發展會員人數為50人,覆蓋全市各鎮區,生產能力達36噸,並通過完成的質量生產認證,實現從生產無公害蜂蜜至生產有機蜂蜜的過度,逐步形成一個三鄉鎮仍至中山的蜂蜜品牌。
據了解,目前中山養蜂專業戶超過500戶,僅三鄉鎮就有80戶左右。
本報記者賴有生通訊員袁旺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