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句話用於養蜂生產上,也很恰當。養蜂多收蜜才能高效益,但不能「掠奪」。其實,箱內存蜜與群勢的強壯有很大關係,可歸納以下幾點:
關係之一:留蜜多的蜂群好管理。蜜蜂對外界蜜源十分敏感,大宗蜜源期間,只要剩一兩個脾就行了,因為它們知道外界植物正在大量流蜜;後期就不同了,外界蜜源剛夠吃或幾乎沒有,一旦取蜜,蜜蜂就會拼命保護自己的糧倉:一方面緊護蜜房難抖落,一方面鑽到蜜眼裡緊吸蜜,再者是向養蜂人身上撲,尋找搖蜜機位置。深秋季節,外界蜜源植物少,存蜜少的群打開箱蓋,蜜蜂就撲向手上,衣服如果沒有紮好,就鑽進衣服內亂蜇;存蜜多的蜂群就截然不同,搬運箱體有震動,也很少有群起攻擊的事情發生。
關係之二:留蜜多的蜂群能強壯。這和一個家庭是一樣的,吃了上頓沒下頓,怎能去哺育眾多孩子呢。若群內沒有存蜜,秋季除了難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大量幼蟲不能餵養孵化,形成只見幼仔不見群勢增大的現象,為什麼一些蜂場荊條花期很強壯,大部分蜂群在15框以上,而到了霜降季節,只能保持4-5框呢。後期箱內存蜜太少,又不出去追花繁殖,獎勵飼餵的還是砂糖,存蜜多的群裡有兩張蜜脾,幼蟲脾上部和四角有一大條封蓋蜜房,最起碼來說,春季繁殖快,秋季繁殖能使蜂群越冬前達到6-7框。
關係之三:留蜜多的蜂群好介紹蜂王,容易合併群勢。秋季更換蜂王、合併群勢是養蜂人最撓頭的事,對於失王和群勢弱,不合併還是不行。存蜜多的蜂群就容易得多。傍晚介紹新蜂王時,先向蜂體上噴一些蜜汁,用空間大的王籠帶六七隻蜂王扣入脾子上角有蜜的地方,然後往箱內噴煙少許,一般不會圍攻新王的。缺蜜的蜂群則不然,對新王抵制情緒很大,嚴重時能將王籠死死圍住,還有的從一邊撕咬脾子,鑽進去圍攻,扣入五六天都不接受。合併蜂群也是同一個道理,存蜜多,不怕外來侵入,氣味同化得也快,只需在傍晚將扎有針眼能透氣的報紙蓋在框梁上,把另一個無蜂王的蜂群用繼箱扣上去,上下都噴些煙即可。而箱內無蜜的群則相互不信任,造成大量廝殺的可能性很大,弄不好還會將蜂王咬死。
關係之四:留蜜多的蜂群病害少。箱內存蜜多,蜜蜂在外界蜜源不足的情況下,也有食物吃,自然體格健壯,箱內各個環節都有條有律。而缺蜜的蜂群則容易出現大肚病、腐爛病。在冬季,這樣的蜂群也形不成球團,會因尋找食物而四散凍死。這方面的教訓每年都有。總之,讓蜜蜂飢餓情況下生活是我們養蜂人最不應該做的。
中國專業的蜜蜂養殖公眾號,每天發布中蜂、意蜂養殖技術文章。公眾號內有大量養蜂技術文章,國內的20萬養蜂人都關注了,你也趕快行動吧!
本文收集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以便加上版權人或刪除處理。
↑↑↑↑↑↑長按即可關注【湖北天馬養蜂場】,喜歡本文就轉發到你朋友圈吧,讓你的微信好友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