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酒駕出事後怕被查處,輾轉找到自己老俵的老俵頂包,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被交警發現疑點識破。
3月26日下午2時許,廣(安)高(坪)路嶽池銀城大道黃家坳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白色小車將一電動三輪車撞翻,致三輪車駕駛人受傷。
民警趕到現場後,一叫黃某的男子主動上前自稱是肇事駕駛員,並出示了駕駛證和行駛證。經民警現場詢問,該男子支支吾吾,說不清肇事車行駛路線和事發經過。民警懷疑其有頂包行為,遂口頭傳喚至交警大隊接受進一步調查。
面對民警的詢問,黃某開始堅稱自己就是小車駕駛員,稱自己是由於出車禍後受到了驚嚇,有些事情想不起了,對辦案民警提出的質疑一口否定,態度十分決絕。
為還原事故本來面目,依法打擊處理交通違法行為,給受害者一個滿意的交待。嶽池交警事故處理中隊立即調集全隊優勢警力,加大案件偵破力度,決定讓證據說話,撬開黃某的嘴。
經調取事故現場附近監控和肇事車輛行經路段卡口照片,民警發現黃某的的衣著等體貌特徵與肇事駕駛員的明顯不符。在鐵證面前,迫於法律的威懾,黃某的謊言不攻自破,如實交待了替人頂包的違法事實。之後,真正的肇事者蔡某和中間的聯繫人秦某也先後到公安機關投案。
原來,蔡某(男,35歲,嶽池白廟鎮人)於當日中午與朋友聚餐飲酒後開車回嶽池,途經事發路段時,由於疏於觀察,將前方同向行駛的一輛三輪電動車撞倒,導致交通事故發生。事發後,蔡某想到自己是酒駕,怕被交警查處,影響自己的前途,便打電話欲找自己的老俵秦某來頂包。因秦某不空,秦某又電話聯繫自己的老俵黃某來頂。最終被明察秋毫的交警發現端倪,趁勢追擊,查明真相。
蔡某在發生交通事故後未及時報警處理,且找人頂包,意欲逃避處罰,屬於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將受到相應的處罰。黃某、秦某因提供虛假證言,幹擾公安機關辦案,也將被依法追究責任。如果傷者的傷情一旦構成重傷,他們或將面臨更嚴厲的刑事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