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脫歐的民眾在倫敦國會大廈外抗議。
因不滿公投結果,當地時間25日下午,約300名民眾在英國議會前自發舉行集會,抗議英國「脫歐」,呼籲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24日塵埃落定,「脫歐」一方以51.89%的支持率贏得公投。一石激起千層浪,英國首相卡梅倫當日宣布辭職,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宣布蘇格蘭「非常有可能」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全球金融市場亦產生「過山車」式震蕩。
英國議會前的草坪上聚集了許多民眾。不少人舉著「我愛歐洲」「我希望留下來」「團結就是力量」等標語。
「我希望英國留在歐盟,因為那會使英國更強大,」年僅7歲的菲比·赫伯特告訴記者。
赫伯特身上貼著「我要留下來」的標語,在草坪上蹦蹦跳跳,並興奮地向記者介紹她的妹妹。這名年僅5歲的女孩身上也貼著標語,上面寫著「鮑裡斯偷走了我的未來」。
倫敦前任市長鮑裡斯·詹森是「脫歐」陣營的領軍人物。有分析認為,鮑裡斯將成為這場公投最大的政治贏家。
「雖然鮑裡斯非常受歡迎,但我認為他是個投機分子,他應該為此次公投受到譴責,」參加集會的朱莉安娜直言。
朱莉安娜還說,這次公投是個巨大的錯誤,許多投票支持「脫歐」的人並不是對歐盟不滿,他們只是對本屆政府不滿,「我希望舉行第二次公投」。
據悉,有民眾24日在英國議會官網上發起請願,要求英國就「脫歐」問題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這一請願迅速得到許多民眾的響應。
截至當地時間25日15時,請願籤名數超過157萬。根據英國議會規定,任何英國公民或者英國居民都可以發起一項請願。如果請願獲得10萬個籤名,英國政府就會對此做出回應,甚至可能在議會進行討論。
年長的克裡斯告訴記者:「這次公投偷走了我子孫們的未來,這不公平。雖然我認為不太可能舉行第二次公投,但當我聽說這裡舉行反對『脫歐』集會時,我還是第一時間趕來。我要讓政府、議員們聽到我的聲音。」
一名年僅16歲的女學生激動地說道:「我只有16歲,我沒有投票權,我沒機會發出聲音。憑什麼讓別人來決定我的未來!」
另一名17歲的女學生莎拉表示:「我的未來被別人當成賭注,這不公平。」
有民調顯示,年紀較長的英國選民更傾向於「脫歐」,而年青一代則更支持「留歐」。據悉,參加公投的年輕人中有70%支持「留歐」。
為此,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公投前夕呼籲年長的投票者「想想子孫輩的希望和夢想」。卡梅倫表示,一旦英國選擇「脫歐」,就沒有回頭路了,而年輕人不得不承受由此產生的後果。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揭曉後,首相卡梅倫宣布辭職,稱他已經不再適合領導英國。
草坪上的人群或安靜地舉著抗議標語,或熱烈地討論著。「脫歐」公投只是一個開始,英國政府未來恐怕將面臨民眾的抗議與不滿,英國與歐盟將開啟漫長談判,英國政局和經濟發展以及歐盟一體化進程均面臨重大考驗。(記者吳叢司 黃泳)
歐盟六大創始國外長敦促英國儘快退歐
在英國以公投決定退出歐盟次日,歐盟六大創始國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盧森堡和荷蘭外長25日在德國柏林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敦促英國儘快落實公投達成的退歐決定,消除不確定性。
25日清晨,歐盟六大創始成員國的外長在柏林郊外一處別墅內針對英國公投結果舉行了緊急磋商。
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稱,六國外長對英國人民決定退出歐盟表示遺憾,「這一決定意味著歐洲的一次歷史性轉折」。
聲明認為,歐盟不僅僅失去了一個成員國,更失落了歷史、傳統和共同的經歷。這一決定將把歐盟帶往一個新的境況。
「我們現在期待英國政府消除不確定性,並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執行公投所達成的決定。」聲明稱,上述六國「」已經準備好與歐盟機構合作」,只等英國與歐盟展開退歐談判。
《裡斯本條約》第50條規定了歐盟成員國如果希望退出歐盟時所需採取的步驟。英國預計將與歐盟展開一系列談判,以最終就退出的方式和細節達成一致。
儘管對英國「退歐」公投結果表現出了務實的態度,六國外長仍重申:「我們仍毫不動搖地堅信這一點,即歐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而又不可或缺的框架,它展現了對一個自由、繁榮和安全的歐洲的追求。」(記者 彭大偉)
來源:新華社、中新社
編輯: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