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 | 麻醉藥鼻祖「麻沸散」

2021-02-07 青海省中醫院訂閱號

  8月19日正值我國第三個醫師節,國家郵政部門發行了古代名醫《華佗》郵票以示紀念。

  該套郵票採用中國傳統工筆繪畫的表現方式,由全國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高雲先生創作完成。郵票第一圖「發明麻沸散」,展現了華佗為病人施用「麻沸散」,準備進行外科手術的場景。畫面中一位頭髮灰白、瘦骨嶙峋的老年病人坐臥在床上,痛苦的面容不僅是因為疾病本身,還擔心手術帶來的劇痛。身後那位年輕的家屬扶著病人,並露出祈求的眼神。華佗身後的案几上放著刀、針等器械,告訴人們病人將經受手術治療;周邊的搗藥罐、水壺、葫蘆等用具,說明華佗剛調製完藥物,正將這碗藥遞給病人。

  華佗手中的這碗藥,正是他發明的、用於手術治療過程中使病人入睡從而感覺不到疼痛的麻醉藥——「麻沸散」


  華佗醫術全面,亦擅長外科,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為了保證手術效果,他研製出「麻沸散」,用於手術。《後漢書·華佗傳》記載「若病髮結於內,針藥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知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濺洗,除卻疾穢,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

  根據中外專家考證,華佗所調製「麻沸散」,其主要藥物是曼陀羅花、草烏、當歸、川芎等。據傳,華佗從山中的獵人那裡得知,狒狒食用一種紅褐色的果子後,就昏睡不醒,而且全身柔軟無力,任人擺弄。有一位獵人還嘗試著吃了一顆這種果子,沒想到竟然渾身麻木,接著就迷迷糊糊地昏睡過去,好久方才甦醒過來。華佗因此研發製成散劑,用來減輕外科病人的痛苦,取名為「麻狒散」,時日一久,加上口耳相傳,「麻狒散」便變成「麻沸散」而流傳下來。

  華佗發明和使用麻醉劑,比西方醫學家使用化學麻醉劑進行手術要早1600多年。西醫用笑氣、乙醚、氯仿等化學麻醉劑進行外科手術僅有200年左右的歷史。1799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了「笑氣」,一年後他提出在較小的外科手術時,可用笑氣止痛。1842年3月30日,美國喬治亞州麻醉醫生克勞福德·威廉森·朗為一名摘除頸部腫塊的病人成功地實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

來源  | 中國中醫藥網

編輯 | 滿柳姿  責編 | 王運卓

相關焦點

  • 中醫文化的命運(5):森林和樹木 中西醫文化的異同
    森林和樹木  中西醫文化的異同有人說:「中醫是治人,西醫是治病。」也有人說:「中醫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西醫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些說法雖然有些尖刻,但中醫重視整體、重視宏觀,西醫重視具體、重視微觀,倒是事實。SARS,新世紀人類遭遇的第一場瘟疫災難。當它突如其來的時候,中醫和西醫調動起自己所有的智慧勇敢地面對。
  • 「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進彭州!端午節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火熱開展
    為深入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中醫藥傳統文化,在《中醫藥法》頒布三周年及端午節來臨之際,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成都市中醫管理局主辦,彭州市衛生健康局、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承辦的「『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進彭州暨端午節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於6月23日在彭州市群眾藝術館廣場隆重舉行。
  • 【暖心】關愛睏難職工,體現「大愛佛中醫」家文化
    「愛心互助小組體現了佛中醫院溫暖的家文化,符合我院的核心價值觀,應作為醫院黨建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四式融合
  • 廈門女子做結紮手術後昏迷 醫院:麻醉藥副作用
    家屬介紹,莊先生和妻子有3個兒子,經濟條件並不好,家裡兩位老人務農。「最小的寶寶僅4個月,還要吃母乳,要是她沒能醒過來,真不知道幾個孩子要怎麼辦!」
  • 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開進新都
    名中醫義診、中醫藥適宜技術體驗、《中醫藥法》海報折頁宣傳、中醫體質辨識評估、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7月28日,一場中醫藥文化的饕餮盛宴熱熱鬧鬧地在新都區桂湖街道黃桷樹廣場開展。這是由成都市衛健委、市中醫管理局主辦的「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進基層暨《中醫藥法》實施三周年大型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
  • 中醫養生保健學 中醫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保健學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
  • 元宵節,聊聊地圖炮鼻祖柳宗元
    鑑於河東先生的豐功偉績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為「地圖炮鼻祖」既然被稱為「鼻祖」那功力當然不是蓋的!
  • 【開視野】島國OL文化的前世今生
    OL文化的盛行泡沫經濟時期,OL文化尤為盛行。上世紀80年代初期,島國「男女就職機會平等」相關法案的出臺,使得更多的職場女性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中井美穂OL鼻祖:岡村孝子、今井美樹1985年,鈴木、奧拓、大發等汽車公司都主打輕便小巧、價格低廉的汽車,主要針對20歲左右的少婦以及職場女性。
  • 「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開進青羊寬窄巷子
    10月27日上午,「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進青羊大型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在青羊區寬窄巷子東廣場舉行。此次活動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成都市中醫管理局主辦,青羊區衛生健康局、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承辦 ,成都市青羊區中醫醫院、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 懸壺記:一個鄉村中醫診所
    就官方而言,各地中醫醫院的建立以及今年第一波新冠病毒的治療宣傳都彰顯著中醫在中國醫療領域的重要角色。它是一個客觀存在,有傳統文化的身份,有中國人骨子裡的精神歸屬,也不乏一些有心人的刻意炒作。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將西醫帶到東方,400多年歲月流轉,西醫早已成為中國醫院的主流。但是,不管怎樣,千百年來,中醫在這塊土地上不曾湮滅,而且在夾縫裡活得有滋有味,這大概就是民族基因的強勁傳承。
  • 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會長謝文淦做客曾秀明中醫理療館
    2020年11月10日,江西贛州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會長、崇義益生堂溫暖之家創辦人謝文淦受贛州中醫理療師曾秀明邀請,前往曾秀明中醫理療館做客交流傳統文化
  • 東興區大千園好熱鬧,市民扎堆前往為了這項中醫健康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弘揚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民眾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10月10日,由內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內江日報社、內江市中醫醫院共同舉辦的「2019年『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在東興區大千園廣場舉行。
  • 岐元堂中醫藥文化社區行活動走進古城西安
    中醫藥文化社區行是由全國連鎖中醫診所——岐元堂發起、擬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一項大型公益活動。目的在於貫徹執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大力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以及2019年初,國務院專題會議部署的中醫藥文化要「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指示精神!2019年6月18日,中醫藥文化社區行第一站在山西太原順利啟動!
  • 晉城市城區中醫中藥中國行啟動儀式在鳳西廣場舉行
    ,2017年11月15日上午,「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啟動儀式在鳳西廣場舉行,本次活動由晉城市衛生計生委和晉城市城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共同主辦,市二院、區中醫院、城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七家醫療機構共同參加;活動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貫徹實施中醫藥法,促進健康晉城建設」為主題,通過系列中醫藥活動,傳播中醫藥的理念、知識、方法,讓市民走進中醫藥、運用中醫藥、享受中醫藥。
  • 中醫養生泰國行第四站--水果之鄉「尖竹汶」
    、泰國中醫師總會、尖竹汶府行政局聯合主辦,尖竹汶公立東英中學承辦,泰國溫州商會、尖竹汶府東英明義善壇及尖竹汶泰中文化-經貿協會協辦的「中醫養生保健泰國行」來到水果之鄉尖竹汶府開展義診活動,來自尖竹汶及周邊府的近300餘民眾親身感受了中國傳統醫學的神奇魅力。
  • 成都民間明中醫協會在蓉成立劉巨平到場祝賀
    成都民間明中醫協會發起人、首任會長鄭廷彬就協會的目標、宗旨以及發展戰略進行了匯報講話,希望協會成立伊始,能夠得到社會各屆的關心和支持,協會將秉承匯集民醫、傳承中醫、培養明醫的宗旨,發揚光大傳統中醫,以達到消除疾病、普及健康、治病救人、懸壺濟世之目的!根據協會工作需要,大會還增選了部分副會長和理事。
  • 感恩有您,中醫事業更加美好!
    小師妹:我要感恩老師,感恩老師們的傾其所學、精心教導,讓中醫文化得以傳承發揚、流芳百世。我還要感恩所有的同學,感恩同學們一路相隨、孜孜不倦,讓中醫文化開枝散葉、發揚光大!懷著感恩的心,我們將在即將開班「講透經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班中更加不遺餘力的致力於傳承經典,弘揚中醫。
  • 「健康臨夏·中醫先行」健康教育進校園活動走進和政縣新莊中學
    為進一步弘揚中醫藥文化,增強青少年對中醫藥文化的了解,豐富青少年衛生健康知識,切實提升廣大中小學生的健康素養和認知水平。10月31日下午,州教育局、州衛健委、州健康活動中心、州中醫醫院四部門聯合和政縣教科局在新莊中學開展了《健康臨夏·中醫先行》——健康教育進校園活動。
  • 新年特輯 | 中醫忌口攻略,教你過年怎麼吃才健康?
    西安天頤堂中醫醫院是經西安市衛生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現代化綜合醫院,以「上醫治未病」的中醫理念為人民群眾提供中醫醫療、中醫康復、中醫體檢、中醫養生、中醫保健、慢病託管等服務。醫院開設病床100餘張,編制員工120人,副高級以上專家佔比超過25%;設有臨床科室15個,中醫特色專科5個,涵蓋了傳統與現代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
  • 專家來了╙潛口╖和康堂中醫診所11月份專家(醫生)坐診時間
    (請到和康堂中醫診所領取)大咖來襲,期待已久的和康堂中醫診所11月專家排班表來咯!趕緊動動手指收藏哦!和康堂中醫診所,依託和康醫療和徽州浪漫紅文旅優勢及潛口特色養生小鎮文化,以「名醫問診,道地良藥」為立業根基,秉持「醫好藥好療效才好」的理念,憑藉豐富的診療養生經驗,提供中醫傳統療法、藥膳、滋補養生及高端定製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