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才清晨7點不到,網路上一張照片震驚臺灣,那是一張雲霧繚繞的畫面,高雄地標85大樓模糊不清;不只是高雄,臺中、嘉義、大園、觀音、竹苗、金門還有雲嘉南和高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都發出「紅色」警報,空氣品質指標AQI、細懸浮微粒PM2.5達到155到160,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環保單位和氣象單位指出,這些霧霾主要都是臺灣「本土」生產。誰是禍首?才不到清晨7點,各家各戶還沒有煮飯燒菜、路上車輛稀少、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工廠尚未開工、而且臺灣中南部是農業大縣,也沒有太多的工廠,顯然不是禍首。
禍首就是持續攀高的火力發電廠所製造的汙染排放。因為臺中環保局還有各地環保局立刻通知臺電的臺中火力發電廠以及南臺灣的興達火力發電廠,依據「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治辦法」,要求燃煤火力電廠降載1340百萬瓦的發電。說穿了,就是環保單位和當局心知肚明,讓全臺灣雲霧繚繞的原因就是不斷攀高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
今年3月28日,為了給企業界擔心限電有個交代,還要撐住選舉口號「不缺電」的天方夜譚,蔡英文特別去視察正在更新與擴建的林口火力發電廠,命令臺電「盡全力讓現階段火力電廠的擴充和更新計劃,都能夠如期如質,甚至提前完成。」
一聲令下,臺電全力以赴,啟動一座座又一座「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大林火力、大潭火力、臺中火力、興達火力···超限運轉,甚至連麥寮六輕的燃煤火力發電廠也都被要求全力配合,導致麥寮六輕燃煤火力發電廠的年度燃煤額度,竟然「提前用完」,在10月28日就把一整年的煤都給燒光了。
面對空汙日益嚴重,之前鬼扯說「科技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的蔡英文,終於將「用愛發電」變成了「用肺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