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越來越多新的代步工具出現,比如電動滑板車,又拉風又酷炫,還號稱是堵車、限行的利器,也是代駕司機的必備裝備。
可是隨著電動滑板車的流行,因此而摔傷的事故卻是不勝枚舉,本身駕駛電動滑板車就具有危險性,要是再遇上車輛故障,那後果就更不堪設想了!
在11月27日的《交通熱線》節目中,一位聽眾來電反映,自己去年10月購買了一臺小米電動滑板車,平時上下班在非機動車道代步。因為一次前輪電子剎車失靈,導致該聽眾摔傷,臉部和腿傷痕累累,門牙至今鬆動。
事後,該聽眾聯繫小米滑板車生產廠家,廠家讓該聽眾滑板車寄回,但檢查之後卻聲稱沒有任何問題。
誰知道過了幾個月,電動滑板車再次出現前輪電子剎車失靈故障,該聽眾拍了錄像給廠家,並再次把滑板車郵寄回廠,但依舊檢查不出任何問題。
廠家客服還表示,即使滑板車前輪有剎車問題,後輪也是好使的,也不算是故障。
據該聽眾說,買了一年滑板車,上下班路上騎行,差不多有將近三四百次,前輪電子剎車失靈的情況出現了五六次。
小米廠家目前對此事不回應,也不做任何解釋。
該聽眾目前投訴無門,希望大家幫忙想想辦法。該熱線結束後,海米FM節目互動區有不少對於小米電動滑板車的吐槽:
記者上網搜索「小米電動滑板車投訴 」
出現大量詞條
此款電動滑板車出現故障已經屢見不鮮
早在今年2月
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法院就曾判決:
小米電動滑板車可能存在產品缺陷
截止目前,小米電動滑板車依舊熱銷,小米公司沒有做出任何消費危險提示。
而根據《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第十一條,小米公司應當立即組織調查分析,確認消費品是否存在缺陷,向質檢部門報告調查分析結果,按本辦法的規定實施召回。但是我們看到的是:
對於這起熱線反映的問題,小七認為,作為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企業,小米應該對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事故擔負起應有的責任。
對頻繁出現故障、頻繁被投訴的產品採取召回、維修、賠償等補救措施,對有風險、有缺陷的產品更應立即下架,暫停銷售。
不過,在當天節目中,也有不少聽眾認為,這種電動滑板車就不應該上路行駛。
記者上網搜索「電動滑板車摔傷」
發現世界各地都有
騎行電動滑板車嚴重摔傷的新聞
同時
小七也要提醒大家
電動滑板車是依法不予登記的車輛,只能在一些小區或者娛樂的公共場合、公園、封閉道路內、封閉場所內,進行娛樂性的活動,不能作為交通工具使用,不能上路——「路」指公共道路,包括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平衡車,也和電動滑板車一樣,是依法不予登記的車輛,而且這兩類車,有些沒有油門和剎車,純粹依靠騎車人身體傾斜程度控制的,要是控制不好,很容易摔倒,在馬路上行駛時,遇到突發情況,容易手忙腳亂,後果不堪設想。
期待後續處理結果的請點讚!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青島交通廣播官方互動軟體【海米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