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島,為什麼叫做小琉球?因為它的形狀就像一顆漂流的球。島上有八個村,分別有大福、漁福、中福、本福、杉福、上福、天福與南福,每個村都有一個福,所以有八個福共聚在這個小島上。純樸的島民人人善良,多數靠天生活。討海人要求得一家溫飽只能看天氣的臉色,風平浪靜、出海順利、漁獲豐富,這就是他們最大的期待了。
有一天,慈濟環保風氣渡過海洋,飄進了這個島嶼,質樸的島民再度為建造祥和的淨土而努力,從看得到的地方做起,進一步克服萬難,讓愛漂流出去。
許多討海人都會喝酒,所以海難上會有些酒罐、鋁罐等,慈濟人一開始推動淨灘進而擴及海上,開著漁船在大海裡「捕」垃圾,再帶回陸地分類、回收資源。一手動時千手動,現在福島上到處都有人在做環保,做得充實歡喜。
然而,小琉球當地並無大型回收場,這些分類好的資源要如何「垃圾變黃金?」於是又有發心的「船長」被慈濟人接引進來,不收分文,一趟趟運載著清淨地球的理想出航,將紙板、瓶罐等等運回臺灣的回收場,跨海完成環保任務。
任務達成了,一張張長期被海風刻蝕的臉龐歡喜綻放,淨海、淨灘、淨土地。這份愛,多麼令人感動又讚嘆!
環保大愛從一念心開始,如今普及全島,這一顆種子從一而生無量。當然,無量也是從一顆種子開始的,所以人人不要輕視這一念心,一旦發心就要用心、集合人人愛心,能這樣,力量就大了。
在目前,這個小島上人慈濟人雖並不多,委員只有十多位,慈誠隊也只有十位左右,全是島上有三分之一人口都是環保志工。到底三分之一是多少?小島總人口差不多九千人,三分之一,就有三千人。真的很感人!
本文選自《與地球共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