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導讀:琉球,這個明清時期對中國最忠誠的藩屬國,如今更多的叫法是"日本衝繩"。國人對琉球和衝繩的稱呼大都非常熟悉,但知道兩者是同一個地方的人就少多了。在國人印象裡,衝繩是日本的一個縣,那裡駐紮著美軍。多數國人不清楚琉球與日本的具體關係。在被日本吞併134年後,雖然與日本之間有著罄竹難書的血淚史,但如今談及琉球獨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甭談"脫日返華",甚至,中國對琉球獨立運動的評論和支持,有可能引來琉球民眾的反感。
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曾有這樣的詩句:「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是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琉球,這串東海上的珍珠,是那麼熟悉而陌生。琉球在哪?它和中國又具有怎樣交融的歷史,讓中國人對其念念不忘?
東京新宿喧囂依舊。在一家中國料理餐廳裡,儘管人聲鼎沸,但在談到日本天皇的話題時,松島泰勝還是下意識地壓低了音量。
在衝繩,從城市到鄉村,無數居民的屋頂、門口都鎮守著一公一母兩隻石獅,對於它們,中國人可比日本人更熟悉。它們也是衝繩島最經典的吉祥物。
身為衝繩獨立組織「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下稱「獨立學會」)的發起人,松島泰勝一直遭受著日本右翼的騷擾,甚至還接到過「死亡威脅」。松島說,新成立的獨立學會之所以只接納衝繩縣出身的人士參加,也是因為不想受到來自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的幹擾。
然而,許多日本人對於松島這樣的「琉球獨立人士」成見頗深,一些日本人甚至認為,這些推動衝繩獨立的人,背後有中國的影子。
5月8日,《人民日報》刊文表示,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一周以後的5月15日,獨立學會在衝繩正式宣告成立,僅一天以後,《環球時報》即在社論中表示,中國民間應該支持獨立學會。
在歷史上,琉球群島上曾經有過獨立的王國,並曾先後對明清兩朝納貢,成為中國的藩屬。由於中華文化的影響,琉球的不少書面文書都由漢字書寫,當地甚至建有孔廟。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漸強,一步步通過武力佔領琉球群島,並設立衝繩縣。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在琉球問題上徹底失去發言權。
5月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衝繩和琉球的歷史是學術界長期關注的一個問題。該問題近來再度突出,背景是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採取挑釁行動,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對於日方就《人民日報》質疑衝繩主權歸屬一事提出抗議,華春瑩表示,中方不接受日方所謂「抗議」。
但松島也明確表示,獨立學會的成立與中國沒有任何關聯,也沒有接受過中國援助。而對於今後的發展,他表示將樂意同中國方面就相關的學術問題進行交流。
當採訪臨近尾聲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拿出一本松島發表於年的著作《通往琉球獨立的道路》,希望他籤名留念。記者注意到,松島在寫日期時並沒有用日本人較為常用的「平成25年」,而是寫了2013年。當記者詢問他原因時,松島回答說:「我從不寫代表日本天皇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