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不符合利益」!印度轉身投靠歐盟,莫迪這次或要尷尬了...

2021-02-15 熱點事件大家談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各國經濟發展無一例外遭受衝擊,此時東協10國聯手中、韓、日、新、澳籤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內容規定了成員國之間有90%以上商品實現出口零關稅,這將會極大促進地區間貿易流通,對於經濟的刺激無疑非常明顯,可以說此時抱團取鬧意義重大,不出意外之後還會有更多國家參與進來,畢竟單打獨鬥未必可以在疫情的衝擊下全身而退!但印度的表現則出乎意料,它在過去一直被視為RCEP框架中的國家,但在最後時刻選擇退出未免令人感到遺憾。

 印度選擇與RCEP分道揚鑣是可以預見的,莫迪政府在這件事情上一直以來都是猶豫不決,而官方給出的退出解釋是「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個說辭多少有些虛無縹緲,隨後印度外長則道出真因,他在一次記者會上就表示「RCEP並不符合本國利益」!當然這份協議並非針對印度一國,所有成員都需要遵守其內容,說白了就是要承受得起外來商品與本土製造的競爭,顯然印度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們就是擔心萬一打開了國內市場,國外廉價產品大量進入會導致情況更加糟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保全國內脆弱的經濟只能這樣選擇。

 然而,印度現在一定要想辦法做出改變,它除了作為全球第二大疫情重災區外,已經有近4億民眾受此影響處於貧困狀態,第二季度GDP同比去年徐下滑23.9%!看來疫情「併發症」令當地經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此時印度並沒有想要認命,雖然放棄了與亞洲國家貿易合作的機會,但莫迪政府已準備好轉身投靠歐盟。據德國《南德意志報》消息稱,目前印度正準備和歐盟就自由貿易協定(FTA)交換意見,這並非雙方第一次接觸,從2007年開始歐印就開始聯繫,但在2013年出現中斷,目前看來印度是將歐盟當成他最好的合作夥伴。

 分析指出,印度想要牽手歐盟一定是為了利益,甚至說也可以拉近與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但如果真想達成貿易協定恐怕是有些一廂情願了,畢竟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歐洲正處於二輪疫情震中地帶,當地是更加希望經濟復甦,和印度之間的關係更像難兄難弟。專家表示,歐盟想要經濟快速回血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中方開展貿易合作,畢竟現在中國是為數不多戰勝疫情和經濟正增長的國家,既然都是為了利益,歐盟自然會輕鬆做出選擇,只不過會令印度的算盤徹底打不響,莫迪這次或要繼續尷尬了!讀者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莫迪:印度要拯救世界
    本月9日,印度總理莫迪放出豪言,聲稱印度將憑藉本土生產的兩種疫苗「拯救全世界」,但遭到網絡輿論的反嗆。許多網友紛紛認為這番高論「口氣」未免太大,有人譏諷稱:「印度要拯救世界,這事世界知道嗎?」莫迪(資料圖)《印度時報》10日報導稱,本月9日,莫迪發表主旨講話,宣稱全世界都在關注印度主導的「全球規模最大」的疫苗工程。莫迪稱:「印度是疫情時期死亡率最低、治癒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美國攜手莫迪,轉個背就支持巴基斯坦和印度對著幹
    俄羅斯向印度做出承諾:克什米爾應該屬於印度,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不應該幹涉印度的內政,不應該幹涉克什米爾地區。
  • 印度三部曲之二 :莫迪當國,改革大冒險
    1999年,上一輪印度改革的第8個年頭,國大黨成立反思委員會,檢討國大黨在1996-1999年連續三次大選的失敗。得出的結論是,改革是國大黨失利主因。有國大黨議員認為印度的發動機應當在於更有效率的公共部門,尤其是地方部門,而不是私人企業。今天的莫迪依然在解鎖類似的難題:在零售業領域引進外國直接投資,是印度改革的一個新舉措,引發了巨大爭議,讓政府左右為難。
  • 歐盟進口電力變壓器,不符合2項要求不允許投放歐盟市場
    按鈕選擇分享到朋友圈新朋友:點擊本文標題下的 變壓器雜誌文字連結關注我們從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上了解到,歐盟通報了關於執行小型、中型和大型電力變壓器的指令2009/125/EC的委員會法規草案,草案基於與世界各地的利益相關者進行的技術、環境和經濟研究的效果之上,從最低能源性能和效率要求上做出框架指令,嚴令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不允許投放歐盟市場。
  • 印度終於超中國,疫情使中印兩國GDP差距擴大10年,莫迪還要在邊境堅持嗎?
    圖為疫情下的印度此前印度一直在對外放狠話稱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超越中國,成為亞洲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但最近印度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夜之間印度的GDP被中國狂甩1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原來有專家統計發現,疫情使中印兩國的GDP差距擴大到了10年,看來莫迪的噩夢要開始了,對此有軍迷嘲笑稱莫迪還要在邊境堅持嗎?如果莫迪仍然執迷不悟,最終印度只會吃到更大的虧。
  • 莫迪,暗批中國?
    專家:就是在配合美國等西方國家表演14日是印度排燈節,綜合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印度時報》報導,當天,印度總理莫迪在一次演講中不點名地攻擊中國,他抨擊所謂的「擴張主義」勢力展現出一種「屬於18世紀的扭曲心態」。莫迪還警告部分力量不要利用印度的容忍,他稱,如果邊境受到威脅,印度士兵將給出「激烈回應」。
  • 撕毀與印度合約後轉入中方懷抱!莫迪徹底蒙了:被美國「害」的!
    可以看到印度是將自己依然將自己當成一個大國,越來越飄了。不過最近有一個國家撕毀了與印度的合約轉入了中方的懷抱,導致莫迪徹底的懵了。我們和印度之前有著長期友好的貿易,幫助印度進行經濟基礎的建設,但是印度不但不領情,現在還全面抵制國貨,並且禁用59款APP,不參與任何和我國有關的貿易協定,可以看到印度這次態度10分的強硬。
  • 印度唯一賤民部長死亡,莫迪為其舉行隆重國葬,激怒大財閥和軍方
    同時他與總理莫迪屬於同一個黨派,雙方有不錯的關係。他去世後,莫迪決定為其舉行隆重的國葬,全國下半旗致哀。印度的種姓制度分為四種,前三種婆羅門、剎帝利等都是高種姓,首陀羅是低種姓,多是印度的土著和農民等。但實際上在四種等級之外還有一種不入等級的人就是達利特階層。這個階層的人只能給人洗衣服、洗廁所從事很多低級的工作。他們不允許與其他種姓的人通婚,小孩也只能上特定的學校,並且還是世襲制度。帕斯萬能夠憑藉這樣的出身做到部長的位置,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同時也說明他確實有過人的能力。
  • 莫迪喊話美國:印度正崛起,速來投資,網友:川普都自顧不暇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我想對他們說的是,現在正是投資印度的最佳時機。」
  • 印度航空破產都賣不出去,莫迪政府終於要被迫讓步了
    近日,印度政府正在為私有化其虧損的國有航空公司——印度航空而努力。據悉,莫迪政府可能會為潛在競標者放寬一些條件,以實現其剝離財政的目的。 據悉,修改後的招標文件將會在本月底出臺。該文件將允許潛在的競購者僅通過印度航空的資產來估價,或是替他們減少2328.6億盧比總債務的一部分,這一切都是為了能成功地吸引到投標者。
  • 撕毀與印度合約後轉入中方懷抱!莫迪徹底蒙了:被美國「害」的!
    祝你身體健康最近的印度頻頻登上熱搜,因為現在印度在國際的貿易上開始宣布「退群」?,逼著世界進行2選1。可以看到印度是將自己依然將自己當成一個大國,越來越飄了。不過最近有一個國家撕毀了與印度的合約轉入了中方的懷抱,導致莫迪徹底的懵了。
  • 局勢已難以控制,印度首都新德裡被農民包圍,莫迪開始「拔網線」
    來源:排頭軍史1月30日,據路透社報導,印度境內的局勢正在逐漸變得難以控制,為此,印度總理莫迪不惜「拔網線」,企圖以此切斷農民們之間的聯繫
  • WTO太陽能案印度輸給美國,印網友:看來WTO也是一家偏袒美國利益的組織
    9月16日,印度在WTO輸掉了太陽能糾紛的訴訟,未能推翻美國所提出的新德裡限制美國太陽能電池對印度的出口WTO法官維持了之前的判決,即印度要求太陽能開發商使用印度產電池模塊的舉動,違反了WTO規則。判決是不可更改的,印度預計不得不讓本國法律符合WTO規定。
  • 莫迪退出微博,上百條已發微博被「手動刪除」
    據印媒7月1日最新消息,在印度針對微博等59款中國應用出臺禁令後,印度總理莫迪已經決定退出微博、註銷其微博帳號。印媒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莫迪發布過的113條微博已被「手動刪除」。目前,莫迪微博帳號主頁的微博數顯示為「0」條。莫迪微博帳號截圖
  • 莫迪:這是「歷史性一天」
    莫迪在阿塔爾隧道開通儀式上講話報導稱,印度總理莫迪今天出席了隧道貫通儀式,印度防長辛格、印度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等陪同參加。莫迪當天形容說,這是「歷史性一天」。「阿塔爾隧道將為印度邊境的基礎設施增添新的力量。」莫迪當時說,「這條隧道不僅對喜馬偕爾邦很重要,而且也因為它為通往『拉達克地區』提供了便利。」
  • 莫迪:只需兩劑「印度製造」的疫苗,就能拯救全世界!
    但這並不妨礙印度想要為世界做貢獻的決心!據外媒近日報導,莫迪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印度將要拯救全世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印度本土研製的兩款疫苗即將上市,在加上印度有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基地,所以才會說出這樣豪氣沖天的話!但事實上除了莫迪,或者說除了印度自己人,其他國家的民眾都不相信莫迪的話!
  • 疫情肆虐民生凋敝,印度農民大規模「起義」,開拖拉機上街反莫迪
    疫情瘋狂肆虐,印度底層民眾備受打擊,很多貧民連飯都吃不起,莫迪政府不但對此不聞不問,不幫助民眾共克難關,反而還要從人民手中搜刮油水,近日,印度農民再次開拖拉機上街遊行示威、阻斷交通,反對莫迪政府。據報導,印度疫情爆發之後經濟數據大幅縮水,第二季度GDP同比去年萎縮近1/4,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經濟衰退最為嚴重的。為了提振經濟,莫迪政府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最坑人的一個辦法,是宣布政府不再給農民提供農產品保護價,轉而由私人企業接管,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看起來這是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決定,但實際上,是把農民視為累贅,賣給了私人資本。
  • 澳洲大麥遭中方反制,印度甘心接盤引發眾怒,印農民高呼莫迪下臺
    "為題,對印度的啤酒市場進行了介紹,稱印度的市場有著巨大潛力,並且從往年的數據來看,印度也有意增加大麥的進口。而就在印度和澳大利亞蠢蠢欲動的時候,印度農民不願意了。印度自己就是糧食出口大國,印度農民種的大麥都被低價賣出去了,然後花更多的錢進口澳大利亞的大麥,憑什麼?憑什麼印度農民種的大麥就要低人一等?
  • 印度國產疫苗陷入爭議,莫迪敢不敢注射「第一針」?
    其實不只是「印度製造」的問題,印度國產疫苗Covaxin雖然「臨危受命」成功上市,但事實上,該疫苗還處於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並且第三階段的試驗結果等一系列數據,都沒有向外界透露,因此該疫苗是否有效,且會不會產生其他副作用這些信息,印度民眾也並不知情。
  • 印度大選來了,莫迪能否複製五年前的勝利
    它們都是網友給印度大選貼的標籤。作為聯邦制國家,印度議會分為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5年一度的大選是指人民院選舉,共有545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推選總理。    有評論稱,印度不僅選民隊伍龐大(超過9億),可供選舉的黨派同樣多如牛毛。2014年大選共有464個黨派參與角逐,最終有60多個政黨躋身下院,戰況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