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各國經濟發展無一例外遭受衝擊,此時東協10國聯手中、韓、日、新、澳籤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內容規定了成員國之間有90%以上商品實現出口零關稅,這將會極大促進地區間貿易流通,對於經濟的刺激無疑非常明顯,可以說此時抱團取鬧意義重大,不出意外之後還會有更多國家參與進來,畢竟單打獨鬥未必可以在疫情的衝擊下全身而退!但印度的表現則出乎意料,它在過去一直被視為RCEP框架中的國家,但在最後時刻選擇退出未免令人感到遺憾。
印度選擇與RCEP分道揚鑣是可以預見的,莫迪政府在這件事情上一直以來都是猶豫不決,而官方給出的退出解釋是「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個說辭多少有些虛無縹緲,隨後印度外長則道出真因,他在一次記者會上就表示「RCEP並不符合本國利益」!當然這份協議並非針對印度一國,所有成員都需要遵守其內容,說白了就是要承受得起外來商品與本土製造的競爭,顯然印度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們就是擔心萬一打開了國內市場,國外廉價產品大量進入會導致情況更加糟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保全國內脆弱的經濟只能這樣選擇。
然而,印度現在一定要想辦法做出改變,它除了作為全球第二大疫情重災區外,已經有近4億民眾受此影響處於貧困狀態,第二季度GDP同比去年徐下滑23.9%!看來疫情「併發症」令當地經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此時印度並沒有想要認命,雖然放棄了與亞洲國家貿易合作的機會,但莫迪政府已準備好轉身投靠歐盟。據德國《南德意志報》消息稱,目前印度正準備和歐盟就自由貿易協定(FTA)交換意見,這並非雙方第一次接觸,從2007年開始歐印就開始聯繫,但在2013年出現中斷,目前看來印度是將歐盟當成他最好的合作夥伴。
分析指出,印度想要牽手歐盟一定是為了利益,甚至說也可以拉近與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但如果真想達成貿易協定恐怕是有些一廂情願了,畢竟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歐洲正處於二輪疫情震中地帶,當地是更加希望經濟復甦,和印度之間的關係更像難兄難弟。專家表示,歐盟想要經濟快速回血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中方開展貿易合作,畢竟現在中國是為數不多戰勝疫情和經濟正增長的國家,既然都是為了利益,歐盟自然會輕鬆做出選擇,只不過會令印度的算盤徹底打不響,莫迪這次或要繼續尷尬了!讀者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