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韓劇中一些涉及男女主角因患絕症最終憂傷離世的情節已成經典套路。然而,隨著韓劇的持續發展,失憶症、白血病、癌症等絕症仿佛正被「忘卻」,圖雷特氏綜合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盧伽雷病(又稱肌肉萎縮症)、先天早衰症等連名字聽上去都很奇怪的稀有疾病開始紛紛登場,成為劇中演員的新「剋星」。
有醫學專家對此現場分析稱:「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在過去很多看似絕症的疾病甚至可以完全治癒。因此,通過讓更加稀有的疾病入劇,引起劇情全新的開展,成為目前很多韓劇慣用的手法。不少偶像派演員因成為稀有病的『犧牲者』,而博得了觀眾的關注與眼淚。」
▲「無病」不成韓劇
SBS水木劇《沒關係,是愛情啊》海報[網絡圖片]
SBS水木劇《沒關係,是愛情啊》自7月23日起播出以來,受到觀眾的熱議。演員李光洙在劇中就飾演一位患有圖雷特氏綜合症的年輕人。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抽動性疾病,包括運動抽動、聲音抽動以及綜合抽動。李光洙在劇中也因該病頻頻被女人甩,不過其過人的演技倒是令觀眾拍手稱絕。
OCN電視劇《神的測驗4》海報[網絡圖片]
8月3日劇終的 OCN電視劇《神的測驗4》講述了在原因不明的死亡之後,為了追查真相,韓國最頂級的醫生參與事件調查的故事。劇中出現了例如亨特症候群(耳部帶狀皰疹, 幼年型震顫麻痺, 進行性小腦協同失調)、慢性過敏性休克等諸多稀有病。據統計,《神的測驗4》的前三季共出現了30種稀有病,成為稀有病最多的韓劇。
▲「疑難雜症」成電影高票房法寶
縱觀韓國電影,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票房的原因除引人入勝的劇情外,還有一點就是劇中演員的「疑難雜症」。如今,慣用這樣的手法已從韓國電視劇蔓延至電影。
電影《撲通撲通我的人生》海報[網絡圖片]
即將於9月3日上映的電影《撲通撲通我的人生》就是其中之一。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金愛蘭的同名暢銷小說,講述了一對年輕父母年僅17歲就生下了孩子,但孩子患有早衰症,最多只能活到17歲,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準備即將到來的離別。
電影《痛症》海報[網絡圖片]
2011年上映的電影《痛症》在韓國取得巨大成功,其中圍繞的一大主題就是「血友病」。血友病為一組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徵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礙,凝血時間延長,終身具有輕微創傷後出血傾向。
該電影改編自姜草的同名人氣漫畫,講述的是絲毫不能感受到疼痛的無痛症男子南順(權相佑飾)與患上血友病、對於傷口反應十分敏感的女子(鄭麗媛飾)之間,從見面伊始劍拔弩張的對立到互相產生好感逐漸相愛的浪漫過程。
電影《我的愛在我身邊》海報[網絡圖片]
無獨有偶,由演員金明敏主演的電影《我的愛在我身邊》同樣以「疑難雜症」感動了韓國觀眾,票房獲較高反響。經典臺詞「我的身體已經漸漸失去意識,連想開口向你說話,用手觸摸你都無法做到了,你還會在我身邊嗎?」至今讓人記憶猶新。電影講述了身患葛雷克氏症而全身逐漸麻痺,卻性格開朗,對愛情態度積極的男人(金明敏飾),和一個全身心照顧他的女人(河智苑飾)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
雖然以上電影的故事情節感動了觀眾,但現實中身患頑疾的病人們卻認為,理解電影導演們對電影感情的渲染的同時,也擔心長此以往或將引發民眾對身患這些疾病患者們的偏見。
某娛樂圈資深人士認為,編劇和導演們的做法雖然在某個層面上應該摒棄,但仍有正能量存在。通過演員對這些疾病的詮釋,不僅能引發民眾們的熱議,更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種疾病,幫助患有這些疾病的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