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車站,像是生怕錯過誰的眼帘,站裡 「關於公布第二實驗學校南擴工程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徵求意見的通告」 落於多處。
求問站裡工作人員,只是一嘆,「聽說是的呢,但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實施,暫時還沒接到通知。」
一幕接一幕的發生,一點一滴的闡述,似將此事拍了個板,就此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比起城北客運站,泗洪人更願意親切的稱它「三裡莊車站」。作為泗洪經營多年的老牌車站,它的規模算不上很大,但卻是城北及北面鄉鎮的人們依賴多年的出行地點,帶給了泗洪人太多的回憶和方便。
於很多人來說,三裡莊車站有著不同的情愫。
這裡靜默的聽聞了,來往行客短暫停留時留下的悄聲細語,或是即將分別的傷感不舍,或是重逢之後的難掩欣喜,箇中情懷除卻本人,車站有著最深的體會。
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泗洪先後建了多座車站,盡顯繁華寬敞。但只要三裡莊車站可以滿足自己的出行需求,那它必定是城北人的首選。
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也是離家較近的便利,更是保有對老牌車站的那一份惦念。
三不進站,六不出站,是對每一趟旅程最好的保障。
經過多年的風吹日曬,底色有所褪卻,字跡依然如舊,時刻提醒著乘客及駕駛員規範行為。
安檢,進入候車廳的必經流程。
為這些年乘客的平安出行做出了保障,略有破損的綹絮更是見證了這些年的發展軌跡。
建成多年的票務服務窗口面前,也曾排起長長的隊伍,供來往乘客買上一張想要的車票。
許是有了網上購票的途徑,票務窗口面前空無一人,稍顯寂寥。
比起售票窗口,更多人願意提前在手機上選購好自己所需的長途班次,在自助取票機上列印出紙質車票。雖說電子核銷碼一樣可以使用,但不管怎樣,總覺得少了一份握在手裡的實在與放心。
如所有車站一樣,三裡莊車站裡也有著便利店,為乘客們準備了琳琅滿目的速食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候車時買上一碗泡麵搭上一根火腿腸,滾燙的開水一浸泡,三五分鐘趁熱吃完,整個旅途都是暖洋洋的滿足。
取好車票,坐在站內大廳為乘客準備的鐵質座椅上稍作休息,等待著檢票人員的呼喚,帶上隨身行囊,檢票上車,踏上下一段人生旅程。
許是出行淡季,偌大的候車廳裡,旅客寥寥無幾,就連地板都鋥亮的反射著陽光。
幾分鐘一班的公交,顯目的公交線路,給鄉鎮人民進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時不時的花上三五塊錢,到城裡溜達一圈,給孩子送上一些所需物品,和老友約上一場酒,心滿意足的回家休息。一開口就是老泗洪人了!
車站是充滿人情味的地方,等車間隙,隨便拉上幾個車友,一開口便可聊上個半天。
車來了,反覆確認一下是否是自己所要的那個班次。
是,有秩序排隊,輪流上車投幣,找個座位坐下,座位不夠時,相互謙讓必須走上一遭。
不是,剛認識的老友繼續談天說地,打發著時間。
車啟動後,慣性望向窗外,不知何時變成了不成文的習性,可能離別時才能感受到當下的珍貴,多看幾眼自己曾短暫停留的地方。
每一次在這裡,我們都是匆匆過客,三裡莊車站是無數城北人的歸宿。
無論之後將如何,我們心底的某個角落一定為它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