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臺北車站,不只是車站
這裡藏滿了故事
是許多人夢想和現實交織的地方
是開始但一定不是結束
「 每一個捷運站,都有它的意義 "
每次下臺北捷運站的時候
看著靜止的座椅,流動的列車
還有行走的工作人員
總想對著這個故友說
很多人選擇在這裡下車
帶著對臺北繁華的憧憬
在這裡開始他們的旅程
很多人在這裡分別
離開這個滿滿歸屬感的地方
但的心依然深深在這裡紮根
via:微博@俊揚額
臺北車站美得很古典卻又現代
站在人潮中明明匆忙卻又覺得安靜
在這裡每時每刻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在地圖上它是臺北的中心
東邊有101,西邊有西門町
南邊有貓空,北邊有故宮
臺北車站承載了最多臺北的歷史
見證了無數的悲歡離合
也承擔了臺北轉運樞紐的重責大任
臺北車站的發展
1891年臺北的第一代車站誕生
那時候的臺北車站是歐洲棚式車站
臺北車站的誕生將臺灣引入了鐵路時代
1941年臺北車站改建為現代主義風格
在之後的發展下臺北車站再次改建
第三代車站以中式傳統建築設計為主
還引進了翻牌式時刻表和百貨公司
臺北車站商圈漸漸開始發展
到了1993年
當時臺北最高樓的新光三越百貨站前店開幕
臺北車站商圈風靡全臺北
隨著臺北地區其他商圈的崛起
臺北車站不再如當時那般風光
但是大部分的臺北人心裡
臺北車站有著不可替代的回憶和地位
每個車站都有每個車站的特色
臺北車站最大的特色
就在於你我並不相識
卻能靠著同一根柱子的兩側
各自席地而坐
你聽著音樂而我吃著關東煮
在這裡,兩個陌生人之間的距離
就這麼神奇的悄悄拉近
起身相視的時候,莞爾一笑
成為彼此生命中微風一樣的過客
在車站的地下街
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
他們也許坐在地板上一整夜
也許就地枕著行李躺下睡著
via:微博@俊揚額
臺北車站就像臺北的一個小縮影
這裡車水馬龍讓你感受到繁華的氣味
但也有著各式各樣的人物
所有的一切都是參差不齊
周邊的商家和景點都是類別繁多
價格也是各種各樣
但是,就在這樣的地方
常常可以找到屬於你的小確幸
在這裡隨處可見旅客們喜歡的伴手禮
最不缺的就是日式雜貨小物品店
還有數不勝數的美食
不趕著坐車就到誠品書店
靜靜待上一會兒
回味《一頁臺北》影片裡
男女主角相遇的情節
via:微博@俊揚額
音樂 | 暖暖
音樂編輯 | 龍大神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編輯 | 哈嘍小熊
PS:想了解更多臺灣的故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菜單裡「下一站」系列
哈嘍臺灣 的文章均歡迎轉載
轉載時需在後臺回復「轉載」,取得授權圖片放置於文章開頭或結尾處。
我們希望你能尊重我們的原創,放上我們的二維碼。
我們更希望我們都能做大、做強,一起成長,互相尊重對方的果實。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在臺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