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轉自 MVRDV
MVRDV公開了為一個雄心勃勃的開發項目所設計的方案,期望該方案能成為重振臺北車站周邊地區活力的催化劑。項目由南海開發集團牽頭開發,MVRDV的設計入選最終的兩個方案。「臺北雙子星」方案的特點是用一堆體塊創造了一個垂直的都市社區,這些「盒子」的立面——其中一些是互動式媒體立面——以一種藝術化的方式傳達出這些體塊包含的不同功能。項目旨在將臺北車站地區重建為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熱門景點,成為購物、工作和旅遊的首選之地——一個屬於臺北的「時代廣場」。
圖/Image: © MVRDV
臺北雙子星項目將坐落的場地目前為臺北中央車站旁,一個集合了鐵路、機場快線和地鐵的綜合交通樞紐,此外還包含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公園和廣場。新的建築包含商業、辦公、電影院和兩個酒店,它將建於現有的地鐵站上方;同時,廣場將被統一規劃並重建。
圖/Image: © MVRDV
基地周圍街區的建築類型涵蓋小型、人性化尺度的建築以及高層塔樓。MVRDV的方案結合了這一地區都市文脈兩個不同的尺度。當近距離感受這座建築時,建築的主要視覺效果來自於由堆疊的小型體塊形成的 「裙房」,這些連接在一起的體塊將用於零售空間,每一個小盒子因被設計容納不同的零售專賣店從而具有差異化的個性。建築上方,更大的體塊組成了337米和280米的兩座塔樓,從遠處看時,它們是建築的關鍵形象。這些較大的體塊包含了辦公空間、電影院和兩家酒店:東面大樓頂層的酒店面向年輕時尚的旅行者,西面大樓頂層的酒店則專注於高端市場。
圖/Image: © MVRDV
MVRDV在地面層置入了下沉廣場,並受到場地歷史的啟發進行了設計:舊車站的原址、廣場以及老房屋的輪廓將會以另一種構造重現,將這個臺北市中心的廣場化為一種另類的考古體驗,在視覺上與城市的歷史相連。這些結構包括遮陽的涼棚、舉行公共活動的看臺和各種其他公共服務設施。
圖/Image: © MVRDV
「目前,當人們來到臺北車站時無法感受到悸動。車站附近區域並沒有展現出臺灣大都市的魅力和令人興奮的特質。」MVRDV聯合創始人、項目主創建築師Winy Maas表示:「我們的『臺北雙子星』方案將把這個區域改造成臺北市應該擁有的市中心,它將各種功能充滿活力的融合在一起,與之相匹配的是堆疊的體塊上各種活潑的立面處理方式。這裡將變成一個人們想要慶祝新年的地方!」
圖/Image: © MVRDV
零售區域體塊的堆疊方式在其中心創造了的公共中庭並提供了自然通風。在室外,扶梯和人行步道將零售區域體量頂部的露天平臺連接在一起,提供了行人通往專賣店的另一種方式,因而創造了一種鼓勵探索的垂直式購物體驗。連接車站和周圍景點的空中人行步道將成為該地區的脊梁。目前,該元素有兩種可行的變體:一種是直接貫穿場地,另一種是貼近新建築的立面,與規模更大的扶梯和人行步道網絡相連。
圖/Image: © MVRDV
「我們將所需的功能分解成宜人的小塊體塊,與周圍的城市街區形成呼應,從而使建築的密度與周圍環境相適應。人們可以攀登這些體塊到達最頂層——一個真正的垂直村落。雙子星兩座高樓之間的空間提供了社交聚會的場所和自然通風。」
圖/Image: © MVRDV
由於零售體塊的規模較小,每個體塊都有可能只容納較少的租戶——在許多情況下,甚至只能容納一家商戶。這使得每個體塊能夠通過個性化的外觀來傳達其獨特的特性。其中部分立面也被設計為別具特色的互動式媒體立面,使建築能夠動態的展示文化景觀、體育賽事、以及廣告。
更多課程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