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座現代化城市而言,基礎設施刻畫著城市的每個細節、決定著城市的張力和品位。而公廁更是一種體現人文關懷的服務性基礎設施,它的好壞將折射出這座城市的文明水準和人性化服務。
小廁所,大民生。老舊公廁的升級改造事關民生福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城區老舊廁所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之一,列入重點民生工程,並對工程實施提出嚴格要求。
「改善廁所問題關係到廣大市民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市領導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要求必須高標準實施,必須按照時間要求完工。」城管局副局長趙建波介紹。
接到任務後,城管局立即召開會議,對該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制定方案,明確專人跟蹤推進。截至目前,市區30座老舊公廁全部按照城市二類公廁標準改造結束,總投資245.3萬元,改造面積1700平方米。
在工程實施中,城管局根據公廁位置、周邊環境、人群密集程度等因素研究確定改造方案,使公廁風格與周圍建築相契合,儘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因地制宜提升公廁檔次。同時增加施工人員數量,加班加點施工,提前一個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改造後的老舊公廁徹底改頭換面,煥然一新,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部設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地方的廁所,如果不是看到「衛生間」或者「公廁」的字樣,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座公廁。
小細節體現大文明,小廁所彰顯大民生。現在每座公廁都配備了多功能的洗漱臺、鏡子、感應衝水系統、殘疾人專用馬桶等設施,最大亮點是新增了無障礙第三衛生間,多功能母嬰護理臺、兒童安全座椅、大小馬桶、扶手、座椅……人性化的設施設備,讓老人、小孩和殘障人士如廁更加方便、無煩惱,滿足不同人群的各種需求。
「現在的公廁像五星級酒店的衛生間,乾淨清爽人性化,如廁的體驗感很好、很舒適,感覺我們的生活品質一下就提升了很多。」王女士對公廁改造工程極力點讚。
「一年多時間沒回來,沒想到靈寶變化這麼大,環境整潔了,連廁所都這麼高、大、上,乾淨衛生,通風效果好,沒有難聞的氣味,這才是真正的文明城市呢!」剛從深圳回家探親的杜先生高興地說。
除了對公廁進行全面的改頭換面外,在管理上,也進行了改進。「我們出臺了嚴格的公廁保潔規章制度,每個公廁都配有一到兩名公廁管理員,確保公廁乾淨衛生、無臭味,為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廁環境。」城管局環衛處負責人表示。
公共廁所是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完善的配套設施,人性化的管理水平讓一座座老舊公廁舊貌換新顏,不但更好的服務於群眾,也成為了城市中一道道靚麗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