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在此!檢測「合格」口罩為何再次檢測就變「不合格」?

2021-02-07 浙裡檢

之前有家企業向「浙裡檢」平臺投訴,口罩通過「浙裡檢」平臺向機構委託下單,檢測報告顯示合格。但當客戶驗收下次檢測時,卻顯示過濾效率不合格,導致客戶退單,對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不少企業紛紛納悶,質疑檢測機構專業度,第一次檢測報告裡的過濾效率明明是「合格」的,怎麼到了客戶手裡就變成「不合格」了呢?

針對送樣口罩的初次檢驗結果為「合格」,幾周之後復檢結果「不合格」的現象,今天小編看到了一篇文章,從原理和技術角度非常清晰的闡明了口罩過濾效率快速衰減的因素及其解決方案,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來源:檢測公眾號

口罩過濾效率快速衰減至不達標的原因

要想知道口罩過濾效率快速衰減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口罩的過濾機理:纖維主要通過布朗運動擴散、慣性碰撞、攔截沉積、重力作用、靜電吸引沉積這五種作用方式來達到對微米級和亞微米級的顆粒物的過濾效果。

熔噴無紡布本身的過濾性能不大於70%,僅依靠前面四種作用方式進行機械阻擋是無法達到過濾要求,一味增加材料的厚度反而會增加口罩的呼/吸氣阻力。因此,通過靜電駐極的工藝,利用靜電吸附作用來提升熔噴過濾材料的過濾效率,是行業內最為普通的做法,可使其過濾效率達到99.9%以上。

可見,靜電駐極工藝對口罩過濾效率的影響顯著。若駐極體的選擇、加壓大小、充電距離等相關因素調試不到位,在進行靜電駐極工藝時,熔噴布表層的載流子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沉積到熔噴布表面,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表層載流子會快速流失,這就會造成口罩的初次檢驗結果為合格,幾周之後復檢結果不合格。

同樣地,口罩的貯存條件也會對口罩的過濾效率產生影響。當口罩儲存在高溼環境裡,水分子中的極性基團,大氣中的異性粒子會對纖維上電荷的產生補償效應,會引起電荷的大量損失。環境溼度越高,口罩纖維上的電荷下降越快。因此,口罩成品應儲存在乾燥、通風、無腐蝕性的氣體環境中,並遠離火源及易燃物。

如何才能長期保持口罩過濾效率的穩定

要實現口罩過濾效率性能的長期穩定,就要提高駐極體材料的電荷儲存能力。主要途徑有兩種:

第一,通過提高材料的結晶度和機械變形,使材料的結構發生變化,形成細長的孔洞通道,阻止電荷漂移。

第二,通過引入具有電荷存儲性能的添加劑來產生電荷陷阱,捕獲電荷。相對應的兩種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調整結晶相關的助劑

2 引入電荷存儲

如:加入納米極的電氣石母粒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口罩過濾效率快速衰減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希望對大家的日常檢測工作有所幫助。當然,實際情況還需根據現實情況來進行合理分析

相關焦點

  • 重慶這25家遊泳池檢測不合格,名單公布!
    今(22)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全市不合格遊泳場所監督檢查匯總名單。結果顯示,有25家遊泳池不合格,全市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已責令其立即進行整改。抽檢項目包括:泳池水的渾濁度、pH、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尿素、游離性餘氯以及浸腳池水游離性餘氯。
  • 張店區開展非醫用口罩專項監督抽查,檢測質量不合格將依法查處
    近日,為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抓好日用防護產品質量安全,履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張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品質量監管科、產品質量稽查中隊積極配合淄博市質檢所對轄區內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開展專項監督抽查。本次抽檢依據 GB2626-2006 等國家標準明示的標準和質量指標對《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確定的檢驗項目,重點針對生產領域、流通領域的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進行檢測,共抽查了2家生產企業、3家零售企業的5個型號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抽檢中,執法人員配合淄博市質檢所工作人員,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按照產品質量抽檢的有關程序,依法抽取樣品,做好相關記錄。
  • [康菲爾檢測科技] 走進口罩檢測中的BFE
    本次抽檢出多家企業口罩產品不合格,其中重點問題出現在了細菌過濾效率(BFE)上,那麼什麼是細菌過濾效率(BFE)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BFE的英文全稱為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即細菌過濾效率,是指在規定條件下,表示口罩罩體濾除含菌顆粒物能力的百分數。
  • 您買的口罩合格嗎?偽劣口罩防護效果如同紙巾
    隨後,檢測員用醫用外科口罩的行業標準,分別檢測送檢樣品。首先是檢測口罩帶。標準規定,每根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點處的斷裂強力不小於10N(牛)。但是,在最重要的第三項「顆粒過濾效率」的檢測中,這些偽劣口罩全都不合格。標準規定,口罩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應不小於30%。
  • 今日始,我市定期檢測機動車排氣汙染!不合格不得上路!
    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從今天開始我市所有機動車年檢時將增加排氣汙染檢測
  • 芬蘭從中國採購的口罩不合格?
    芬蘭政府之前一直說要自己生產,華人朋友都在著急的說自己生產要等多久,為什麼不從中國進口?而前段時間芬蘭終於從中國採購了幾批包括口罩在內的醫療物資。本周一,搭載了第一批物資的飛機到達芬蘭,舉國興奮,我們也都覺得對疫情的控制帶來了希望。但是緊接著,周二芬蘭政府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說,經過實驗室檢測,這批口罩不合格,不會用於醫院治療新冠,而可以給老人院用。
  • 這59款非醫用口罩不合格!快自查→
    抽樣任務由各市局轄區內質檢機構承擔,檢驗任務由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和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承擔。本次共對我省106家企業生產的111款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開展了監督抽查,涉及全省13個地市。經檢驗,發現59家企業生產的59款產品不合格。
  • 【提醒】口罩質檢不合格名單公布!你戴的口罩合格嗎?
    最近,北京市工商局對本市市場上銷售的口罩類商品進行了質量抽檢,發現13種口罩不合格,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過濾效率、洩漏率、防護效果以及口罩帶斷裂強力項目等
  • 【提示】滬抽查83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這5批次不合格
    本次共抽查產品83批次,其中生產領域41批次,流通領域32批次,電商平臺10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5批次,合格率為93.9%。涉及的不合格項目為:顆粒物過濾效率(PFE)、pH值、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斷裂強力。詳見↓
  • 華人最愛的Costco鈣片竟被檢測到不合格!魚油造假,吃了白吃!
    最近發布的一份檢驗報告指出,Costco常見的鈣片品牌Kirkland(柯克蘭)、Vitafusion等大牌鈣片中鈣或VD含量統統不合格。  直接看圖:這份來自微信公眾號放心選的檢測結果顯示,在送檢的24個品牌中,GNC、湯臣倍健、Swiss…你能說得出來的一眾大牌,鈣或VD含量都不達標!
  • 華人最愛的Costco鈣片竟被檢測到不合格!
    最近發布的一份檢驗報告指出,Costco常見的鈣片品牌Kirkland(柯克蘭)、Vitafusion等大牌鈣片中鈣或VD含量統統不合格。直接看圖:這份來自微信公眾號放心選的檢測結果顯示,在送檢的24個品牌中,GNC、湯臣倍健、Swiss…你能說得出來的一眾大牌,鈣或VD含量都不達標!
  • 泰州這家超市銷售的一款價格為38元的童褲,經檢測不合格
    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泰州市纖維檢驗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來檢測看看。    近日,泰州市纖維檢驗中心的工作人員,從市場上購買了10個批次的兒童牛仔褲,這些產品來自商場、超市以及批發市場。按照價格不同,工作人員將這些產品分為300元以上、100到300元、100元以下三個檔次,對其中的物理、化學性能等進行了檢測。
  • 不合格增加感染風險,口罩抽檢全棉時代、天淨、保為康、家至寶等上「黑榜」
    本次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項目為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2項指標。過濾效率考核日常防護型口罩對顆粒物的濾除能力,其中濾材是直接影響口罩過濾效率和呼吸阻力的關鍵因素。本次共發現16批次樣品過濾效率項目不合格。防護效果考核口罩濾料及周邊、呼吸閥和各部件連接處的洩漏情況。若面罩防護效果欠佳,空氣中的汙染物就會從洩漏處進入呼吸區,影響防護效果。
  • 銅川這8批次食品不合格
    1類食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7批次,抽樣檢驗項目不合格樣品8批次,檢測項目見附件。銅川新區大洋超市抽檢的韭菜,腐黴利檢測項目不合格,其結果為1.9 mg/kg,標準值為≤0.2 mg/kg,檢驗機構為西安中檢科測試認證技術有限公司。2. 銅川新區孫輝鮮菜店抽檢的芹菜,克百威檢測項目不合格,其結果為0.0442 mg/kg,標準值為≤0.02 mg/kg,檢驗機構為西安中檢科測試認證技術有限公司。
  • 檢測報告結論寫法舉例
    對檢測/校準結果的描述,語言應規範、準確、避免引起歧義,描述應儘量清晰具體。尤其是進行符合性判定時。例如在校準證書中僅僅給出「合格」兩字是不夠的(降級使用的測量儀器對應於降低了的準確度等級是合格的),而應包括所校準測量儀器的準確度等級;與此類似,如果依據的技術文件中給出了質量分級標準,應依據標準給出相應質量等級,如「一等」「一等品」等。
  • 不合格的「妙品綿春王」德陽仍有售
    不合格的「妙品綿春王」德陽仍有售綿竹綿春貢酒業出品的「妙品綿春王」去年被國家食藥監總局檢測出含有會對人體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的甜味劑「甜蜜素」,被要求召回。但記者近日在天山路一家綿春貢酒銷售點,仍發現有「妙品綿春王」出售,工作人員還稱該酒「有問題敢在這兒賣?」
  • 甘泉關於5批次不合格食品情況的通告
    近期,我局組織抽檢83批次樣品,其中食用農產品65批次,60批次合格、5批次不合格。酒類1批次,1批次合格。餐飲食品9批次,9批次合格。糧食加工品6批次,6批次合格。豆製品2批次,2批次合格。檢測項目見附件。
  • 福建這些食品抽檢不合格!
    ☞廈門市鷺阿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文蛤(購進日期為2020年11月6日),氯黴素不合格,檢驗機構為福建賽福食品檢測研究所有限公司;☞廈門市思明區鑫阿鳳海鮮酒樓銷售的竹蟶(購進日期為2020年10月30日),氯黴素不合格,檢驗機構為福建賽福食品檢測研究所有限公司;☞清流縣龍津市場亞鈦鮮魚店銷售的河蝦(購進日期為2020年11月12日),呋喃西林代謝物不合格
  • 抽檢不合格!涉及超市、日雜店...
    阜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組織了乳製品、餅乾等監督抽檢,為保證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現將抽檢信息通告如下:本次共抽檢食品樣品113批次,其中合格樣品109批次,包括乳製品2批次,餅乾12批次,飲料60批次,糖果製品35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包括餐飲食品1批次,糕點1批次,酒類2批次。
  • 膠州一家公司銷售不合格口罩被查
    8批次口罩不合格趕緊自查!在表格中看到,這8批次口罩,有4批次為本地生產,4批次為本地銷售。從所在行政區域看,其中,兩批次在西海岸,兩批次在萊西,剩下的4批次分別來自嶗山、城陽、膠州、平度。市市場監管局已對這8種口罩採取相應處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