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電
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傳統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這一紀念日最早是為了紀念在南北戰爭中犧牲的北方將士,但後來被拓展為紀念所有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將士,並在1971年被美國聯邦政府確立為法定節日。
但就在這一天的早晨,神皇川普大統領不知是沒有睡醒還是出於別的什麼原因,發布了一條全新的推特:
「陣亡將士紀念日快樂!」
很快,這條推文就遭到了美國網友們的激烈批評:
絕大多數的網友認為,陣亡將士紀念日並不是一個值得「快樂」的日子,而是一個悼念日。在這樣的日子發布這樣的推文,顯然是極不合適的——特別是在川普的領導下,已經有超過10萬美國人死於新冠病毒的如今,這條推文再次引發了人民的不滿。
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雖然直到1971年才被確立為法定節日,但早在19世紀60年代,美國各地的民眾就已經開始在5月底為南北戰爭中死難的北方軍將士舉辦自發的紀念活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一紀念日被拓展為紀念全體在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將士。
(圖源:Youtube)
今年的5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彭斯和國防部長埃斯珀也都前往阿靈頓國家公墓,出席了陣亡將士紀念日的追悼活動,向無名士兵墓敬獻花圈。但在這個莊嚴肅穆的場合,川普卻似乎連站立都不穩,不僅搖搖晃晃的,還在默哀的時候亂動。這樣的舉動也招致了美國人民的批評。
在每年的5月底到6月初,美國民眾們會來到國家公墓,給那些為美國捐軀的軍人們掃墓,並獻上國旗和花圈,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與哀悼活動。到了20世紀,絕大多數地區的美國民眾都會在5月30日舉行追悼陣亡軍人的紀念活動。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為了方便美國人民紀念陣亡軍人,1971年,美國聯邦政府決定將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指定為陣亡將士紀念日,這樣就能夠保證擁有3天的連續假日。這個方案的初衷或許是好的,但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這個原本為了紀念美國陣亡軍人的節日卻從此「變味」了。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事實上從20世紀開始,美國的「後浪」們就已經逐漸不再關心紀念陣亡士兵,參加紀念活動的人也隨著戰爭結束越來越少。雖然仍然有很多美國人民會自發組織參與為陣亡軍人舉行的掃墓活動,但這個為期3天的「小長假」卻很快成為了美國人民出遊度假的好時機。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隨著時間的推移,陣亡將士紀念日逐漸成為了一個普通節日,被美國人視為是夏季開始的標誌,是一個適合外出遊玩的「好日子」,只剩下少數陣亡軍人的家屬還堅持在這一天舉辦追悼活動。在一項調查中,只有28%的美國人還記得陣亡將士紀念日的真正含義。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退役軍人組織自然對這樣的現狀十分不滿,認為陣亡軍人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在這些組織的不斷遊說下,美國國會在2000年推行了一條新的法案,規定全體美國人民都應該在陣亡將士紀念日的下午3點停下一切活動,為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所有美國軍人默哀。
陣亡將士紀念日的紀念活動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但如今看來,這些政策似乎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就連美國總統川普都沒有對這個紀念日表現出尊敬。23和24日,川普選擇在高爾夫球場度過這個「普通周末」,而與此同時美國因新冠病毒感染的死難者已經接近10萬。對此,川普還辯解稱,這是他「三個月以來第一次打高爾夫球。」
而25日的紀念活動中,川普也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尊敬,而是搖搖晃晃,小動作不斷。對此甚至有網友質疑:總統究竟是高爾夫球打累了,還是藥效發作了?
2015年勝利日閱兵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相比美國人的漫不經心,俄羅斯對紀念陣亡軍人的重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每年的勝利日,俄羅斯都會在紅場舉辦盛大的閱兵,並邀請外軍一同慶祝。雖然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俄羅斯取消了地面閱兵,但仍然舉辦了空中閱兵式進行紀念。
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在繼續統計編纂衛國戰爭中超過3400萬名指戰員名錄,緬懷衛國戰爭死難者管理局表示將在5月9日後對國防部的衛國戰爭犧牲指戰員名錄進行更新,國防部也解密了大量衛國戰爭時期的文件與照片。這些舉動一方面能夠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同時也是對西方國家公然歪曲篡改歷史的有力回擊。
(圖源:新華社)
2014年,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將9月30日確立為烈士紀念日,紀念所有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每年的9月30日,國家都會舉辦烈士紀念活動。設立並宣傳這樣的紀念日,對於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也擁有重要的意義。
— 本文到此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