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央視段子手主播朱廣權的這句話,對平潭時報編輯們來說可不是段子。
無論是白晝還是凌晨、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總能看到一群編輯在辦公室埋頭改稿。他們面色蠟黃,掛著濃重的黑眼圈,一副身體被掏空的樣子,總是心事重重地碼字不停,仿佛有上千萬的生意要談,其實他們只是在絞盡腦汁地想一個「驚天動地」的標題……
編輯部就像一個大家庭,而領頭羊就像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作為「家長」的昌哥(賴冰昌)要操心編輯部的大小事務。他溫文爾雅、文質彬彬,遇到事情都是認真地去做,不慌不亂、有條不紊。
「採編系統崩潰,伺服器宕機,要幾天才能修復……」不久前,報社工作群中的一條消息,讓編輯部立馬炸了鍋。
「報頭、欄標全在系統裡呀!」
「版面上的稿件怎麼籤發呢?」
……
在一片哀嚎聲中,昌哥給了編輯們一個移動硬碟,「裡面是所有報頭和欄標的備份。」他說完匆匆離開排版室,去找技術人員。在這期間,昌哥臨陣不亂,指導編輯們利用所有的方法,使用各種手段,把差錯消滅在報紙印刷之前。
作為編輯部副主任,何榮昌是昌哥的「左膀右臂」。他憨厚可親的外表,簡直是編輯部吉祥物的最佳人選;他又有一副熱心腸,所以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何」。老何習慣稱編輯們為家人,在他心裡,編輯部就是他的家。每當深夜時,老何常常拿著切好的水果犒勞大家。即使不上夜班,老何也忙到凌晨才肯離開。披星戴月、孤燈一盞似乎成了他的工作常態。
對編輯而言,加班熬夜是常態,禿頂掉發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老編輯們常撫摸著愈發稀疏的頭髮,嚇唬編輯部新來的姑娘們。
編輯周佩青,在長期熬夜之後掉發加重,有一天,她帶著哭腔說:「我又掉發了,剛照了鏡子,我的髮際線好像又上移了一寸……」
陳瀾清和李澤銘則是「新丁」,沒來編輯部之前,他倆覺得編輯工作就是修改錯別字的,不到一個月,卻被現實狠狠地抽了幾記耳光。他倆才明白,一個稱職的編輯,每天需要與文字記者進行事無巨細溝通,對稿件進行加工,與美編進行磨合……
報紙是白紙黑字,出了錯,小則會被讀者笑話,大則會出現導向問題。這就要求編輯既要有很強的政治意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頭版編輯謝師強經常拿著大樣,把握導向是否正確,斟酌標題是否恰當,查看稿件是否有錯字……一不小心又到凌晨兩點才下班。
「版面一張臉」,一個好版面,會直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作為首席美編、平潭時報創刊元老之一,陳娟就深諳這個排版的門道,力求版式大氣大方、做出氣勢、更要有創意,讓讀者在美的形式氛圍中瀏覽到豐富多彩的信息報導。
嚴海斌,綽號「嚴校長」。曾當過老師的他,一副老幹部做派,保溫杯常年不離手。他精於繪畫,只要輕點一下滑鼠,一幅惟妙惟肖的漫畫就出爐了。
說到編輯部的「男神」,非翁釗莫屬。據說他剛來單位時,那顏值驚豔四座。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他,卻非要當個實力派。他來報社不到5年,大獎小獎領個盆滿缽滿。
每到天黑,美編蔡文航總是一個人在排版室裡坐著,靜靜等待編輯籤發的稿件。但蔡文航有強迫症,感覺已到晚期。有一次在排體育賽事的版面時,他將照片上的運動員一個個摳圖出來。一個小時後,他將大樣遞給編委,滿心歡喜等待誇讚的時候,卻挨了一句:「你這『洗剪吹』的版面是怎麼回事?給我嚴肅點!」
許多人在讚美拼搏努力的精神時,喜歡引用籃球巨星科比的一句話:「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的樣子嗎?」而蔡文航卻反駁:「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我沒見過;平潭凌晨五點大媽掃地的場景,我倒見過不少。」這一句調侃的話,道出了編輯部苦中作樂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