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昆都侖區街頭,車輛、行人分流有序;漫步居民小區,樓道裡燈光明亮,不見各種堆積的雜物;逛農貿市場,環境整潔舒心,買買買更加放心;穿行在大街小巷,「牛皮癬」少了,公益廣告牌多了……連日來,昆都侖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點點滴滴化為城市文明底色。
友誼19#四社區是個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小區還四通八達,單靠社區裡的15名工作者,管理著一百多棟樓的日常環境,難免有些力不從心。以前小區環境髒亂差,沒有物業管理,社區把網格黨支部的黨員加入社區網格後,形成「社區網格+共建單位+社會力量」三方共建的治理模式,小區居民生活環境發生大變化。
「自從網格員和共建單位黨員來了小區,小區環境一下變好了。」友誼19#四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吳秀鳳說,黨員們的一系列行動暖了小區居民的心。如今,該社區組成10個居民服務隊,小區110棟、403個單元全部安排居民代表擔任樓棟長,樓棟有點事,樓棟長都會及時介入,大家都在努力將小區建設得更好。這是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讓社區治理有了主心骨。
孫女士所住的鞍山街道果園小區,以前小區路面破損嚴重,而且沒有停車位,不少居民圖省事把車停進了綠化帶,造成草皮裸露,也給居民出行帶來困難。昆都侖區住建局對小區居民反映的各類環境及設施問題積極查看、及時解決,小區破損路面得到了修整,小區施劃了停車位便於規範停車,裸露草皮也進行了鋪磚處理,現在,一個安全優美的居住環境又回來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在為我們辦實事,心裡都是滿滿的謝意。」孫女士說。
除了工作人員,志願者更是創城工作中一股強大的力量,從普通群眾到黨員,從青少年到花甲老人,昆都侖區掀起了「創城志願潮」。
在昆都侖區長途汽車客運站,頭戴小紅帽、身披綬帶的老人們不斷地在人群中走動,時不時還上前說著什麼,他們就是團結街道團結21社區的「愛心之旅」黨員義工團的老黨員,自發報名參加文明勸導活動。儘管天寒地凍,但老黨員的熱情依然很高。他們每天早早來到工作崗位,對吸菸、吐痰、亂扔雜物的乘客進行文明勸導;看到抱幼兒的乘客,主動引導到母嬰室候車休息;有的老黨員還提前掌握車輛運行情況,為乘客答疑解惑。69歲的老黨員倪榮利說:「文明城市創建,惠民為民利民,作為一名老黨員,在有生之年,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工作,我們非常榮幸。」
文明創建,有你有我。如今,昆都侖區上下正擰成一股繩,暖心故事在不斷上演著,市民生活幸福指數也將不斷攀升。
(通訊員 廖美麗)
(包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