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視!加拿大華裔二代講述被歧視的亞洲移民生活

2021-02-20 OIEC渥教中心

隨著Dolce&Gabbana的歧視新聞布滿全網,兩位創始人最終在微博上向中國人道歉。在全世界經濟金融學家的眼中,中國是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然而在很多地方卻依舊聽得到對中國的非議和偏見。

當然通過這一次杜嘉班納事件讓世界再一次看到了中國人的奮起和反歧視,儘管兩位設計師公關說自己的帳號被盜,但小編想說帳號被盜永遠都不是萬能的藉口。

其實身處國外的留學生被歧視已經不是罕見的新聞,很多留學生因為語言不好不能及時保護自己。

歧視中國人最明顯的一個攻擊方式就是 「slant-eye」(眯眯眼)手勢。在年初亞馬遜事件就是讓很多華裔感到不滿。

圖上的小孩用歧視的手勢,這樣的廣告竟然刊登在亞馬遜上,亞馬遜卻不做回應。

 

很多歧視不僅是在商業廣告上,就連小編也被做過這樣的手勢。

在年初和朋友去蒙特婁玩的時候,在一家法餐排隊等位的時候,服務員卻一直忽視小編和朋友。

反倒是先接待了後面的夫婦,後面的白人夫婦不僅加隊還用法語對小編和朋友說了一系列不敬的話。雖然是用法語說的,聽得懂「Chinoise」看的見歧視的手勢。 小編鼓起勇氣說: 「This is Canada.Go back to your France.(這是加拿大,帶著你的法語滾回法國去)」說完轉頭拉著朋友就離開了這家餐廳。真的那天晚上很失望,也很生氣。

說實話,我在加拿大這麼久,和身邊的朋友相處的都特別好。因為朋友是來找小編玩的遊客,卻讓她受到這樣的對待。後來小編有把事情講給身邊關係很好的當地朋友,他們都表示驚訝「Shame on them.」(對那對兒夫婦感到可恥)。

很多在海外長大的華裔二代,都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欺負過,被排擠過。也曾經困惑自己究竟是應該白人孩子一樣的生活,還是保留傳統的中式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他們有著更糾結的困惑。

當我們看見被排擠的中國文化和自己親身感受過一次歧視之後,我也在想整個華裔都應該站起來為自己發聲。今天早上小編起床看見了一個MV,看完又感動又想哭。

MV的開頭是一個亞裔小男孩在校園裡

 (不難看出這個校園就是多倫多大學的校園)

作為新生進入教室,卻被同學現做了眯眯眼嘲笑的手勢。

在食堂吃飯也被當地的孩子嘲笑和嫌棄中國的食物,同學在背後議論。

下課也是自己一個人沒有人跟著一起玩

mv也描寫到了第一代移民做生意的辛苦,

開中餐廳卻遇到客人吃霸王餐。

卻只能看著父母束手無策,心裡飽受委屈。

隨著小男孩長大了之後慢慢融入在當地的文化中

交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劇情發展男主和朋友因為酒駕遭遇車禍後

看見了一個玩川劇變臉的人

隱喻男主卻再一次看到自己屬於中國的內心

隨著川劇藝人變臉,

男主小哥也是在更改頭髮顏色等

I am who I am, no matter what

Never changing, no matter what

(我就是我, 無論如何

永不改變)

代表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們無論外在是什麼樣子

依舊有著中國人的血脈

最後一個開放式結局,男孩回到了小時候

讓觀眾有所思考

MV連結:分享ONE OK ROCK的MV《Stand Out Fit In》http://music.163.com/mv/10834510/?userid=114110680 (@網易雲音樂)

這首歌是日本樂隊One Ok Rock 2018年11月23日剛發布的新歌 《StandOut Fit In》,描述亞裔小男孩在美國生活所遭受的排異與文化差異,寫實且沉重的讓人深思。

在MV中飾演長大後的男孩的演員就是加拿大多倫多人,也是小編的好朋友,他是家裡第一代出生在加拿大的移民。看了MV之後,小編真的有默默流淚,不僅是為朋友出演高興,更多是看到了之前就聽過朋友講的小時候的一些經歷。

朋友也向小編講,這次MV 出演更多不是演戲,而是自己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情。

飾演者Steven說:「我是第一代華裔加拿大人!我是我家裡第一代出生在加拿大的人一樣,我很高興能扮演這個角色。感覺這個角色非常真實.我覺得那個小孩就是自己。我很高興他們選擇在加拿大拍攝,加拿大是非常多樣性的國際!非常感謝ONE OK ROCK讓我們有機會展示我們的故事!」

因為文化的差異,

無論是留學生,

還是移民後代

在海外長大的孩子總會受到一些排擠和不認同。

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

我們無法成為別人,

我們只能在環境裡打磨,

最後做最好最真實的自己。

I am who I am

面對質疑和排擠偏見,

我們永不妥協

不盲從

加上最近D&G事件,

對這個MV實在是感觸很深!

每個人都獨一無二

做自己,

最真實的自己,

生來為了出眾

何必費力合群。

相關焦點

  • 這篇華裔二代的吐槽貼,最近火遍美國論壇
    帖子發出後很快被轉載到其他華人論壇上,包括美國本土最大的在線論壇Reddit,迅速引起華裔二代移民的共鳴。首先看看ArmorUSA在Reddit上是如何陳述他的觀點的吧。他說,坦白來說,他認為華裔二代美國移民在美國面臨的種種現實其實是他們的中國父母的責任。
  • 【借病毒發揮】​比利時一中學年終派對公開歧視華裔
    比利時學校年終派對公開歧視華裔比利時荷語弗拉芒高中的十幾名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集體合照,身著典型刻板印象中的亞洲服裝,並舉著寫有「冠狀病毒」字樣的標語牌。此舉引發憤怒。該帖遭到了名為「 Broodje Kaas Met Sambal」的反亞裔種族歧視組織的強烈反對,其名譯為「 Sambal奶酪三明治」,Sambal是印尼的一種辣椒醬。該組織公開了學校負責人的信息,並透露該照片已被偷偷刪除。「與此同時,學校私下刪除了照片,但這顯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加反映了反種族主義和歧視教育的必要性。
  • 10·26反歧視集會遊行組織會議 蓄勢待發 團結一心 為己發聲
    10月22日,在費城猴嶼文化中心召開了10·26反歧視集會主委會成員會議。會議就人員動員、集會文宣,相關法律,標語橫幅,以及後勤保障等工作進行充分討論,並達成最終方案。10·26反歧視集會將於10月26日早9點在費城市政府廣場前進行,預計將有千人參與。
  • FOX頻道採訪涉嫌辱華,遭美國華裔記者犀利反擊!歧視華人當真是「政治正確」嗎?(附視頻)
    另外,Jesse Watters還在節目中多次暗示,「我們」才是這裡的主人,華裔居民只是外來者等,甚至在每段採訪中否會配一段極具歧視色彩的電影片段,這招來了美國華人的不滿!更可笑的是,在視頻中,Jesse Watters連華裔和亞裔都分不清楚,在視頻裡,他甚至插入表現日本空手道大師的電影「龍威小子」(『The Karate Kid』)片段。在他看來,所有亞裔都一樣。
  • 中英對照:煽動種族歧視的人往往會淪為歧視的受害者
    在中 國大陸,反穆斯林和穆斯林恐懼情緒不斷上升,而很多來自中國大 陸的移民也會把這種情緒帶到加拿大。在中文社交媒體上,對穆斯林的鄙夷,輕視和詆毀司空見慣,而誰要是在網上替穆斯林說話就會遭到嘲笑,諷刺甚至炮轟。
  • 加拿大原住民因種族歧視遭襲擊 男子衝其大喊「回亞洲去」
    作者 | 魏雪巍▲圖為達科他(圖源:CBC)日前,加拿大一原住民女子在溫哥華街頭遛狗時遭遇襲擊,當時發起攻擊的男子一邊揮拳一邊大喊「回亞洲去」。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這名27歲的原住民女子名叫達科他(Dakota Holmes),她回憶稱,15日晚上她正在溫哥華街頭遛狗,由於季節性過敏她打了幾個噴嚏,不料一男子卻走到她身邊,開始大喊一些帶有種族歧視的話,「他因為對亞洲人存在種族偏見而大喊大叫,他以為我來自亞洲,就告訴我回亞洲去,我不屬於這裡,讓我回家」。
  • 我是華裔加拿大人,我是香蕉人,我驕傲!
    許多第二代加拿大人,也就是父母中至少一個人是移民,發現後一個問題是最難以回答的。「我們知道我們看起來不同,有時,甚至不像我們的父母。我們中的一些人不知道我們父母的文化或語言,但是,通常有人將我們歸類為另一種文化另一種類人。」為什麼不能只是簡單明了地說我們是加拿大人?我們在加拿大出生和長大,我們吃「加拿大食物」,看加拿大節目,學習加拿大歷史。
  • 「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 涉歧視綠卡員工,挨罰40萬美金!
    司法部28日表示,違反「移民與歸化法案」(INA)、歧視非美國公民僱員的「熊貓快餐」連鎖集團(Panda Express),已與聯邦政府達成協議,將支付40萬元民事罰款,並拿出20萬元建立欠薪基金,用以補償因集團歧視性作業而失業的移民僱員;「熊貓快餐」堅稱未歧視員工,但表示願意執行協議,以便把精力和資源用於支持員工。
  • 【歧視】「我們只說英文!」澳洲街頭充斥仇視亞洲人海報
    上個周末,澳洲雪梨西北部的萊德市內 (City of Ryde) 出現多張充滿種族歧視用語的海報,訴求「終止亞洲移民」。  澳洲雪梨出現多張充滿種族歧視用語的海報  推車上面的字紙條寫著「這個推車被亞洲人偷走以後丟在這裡」  上個周末,澳洲雪梨西北部的萊德市內 (City of Ryde) 出現多張充滿種族歧視用語的海報,訴求「終止亞洲移民」。
  • 華裔自稱涉歧視
    (美聯社)近年自發生美聯航將亞裔醫師強制拖下飛機的事件後,亞裔被趕下飛機的事件也時有所聞,雖然不少網友都會聲援認為航空公司歧視,不過不少類似事件也大多事出有因,例如因乘客吵鬧等。近日有華裔民眾表示自己無端被機場警方「請」下飛機,涉及歧視,且不被告知緣由。不過有航空從業者表示,這類事件恐怕事出必有因。
  • 加國原住民被男子誤認為亞洲人遭歧視?不僅被打還被罵「滾回亞洲」!
    —— 我 是 廣 告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近日,加拿大一名原住民女子在溫哥華街頭遛狗時遭遇襲擊,當時發起攻擊的男子一邊揮拳一邊大喊「回亞洲去」。亞倫在一份聲明中稱,「警方正努力同社區的少數族裔群體建立牢固的關係,並鼓勵任何遭到仇恨、偏見或歧視的人報警」。報導稱,達科他的遭遇是當地近期發生的一系列歧視亞裔事件中的一件,當地政府各級領導人都予以譴責。此前還發生過一名92歲痴呆症亞裔老人被人從一家便利店推出來,兩名戴口罩的亞裔女子在公車上遭人辱罵等事件。
  • 住房危機遷怒「醜陋亞裔」 華裔女經紀驚收歧視信
    卑詩省大溫地區一位女華裔地產經紀星期日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刊出一封她所收到、涉嫌種族歧視的匿名信件,文中多處使用極端仇視亞裔市民以及亞裔地產經紀的語言,並把房屋問題推責給亞裔買家該信聲稱是寫給吳曉璐和其他所有亞裔地產經紀的,其中充滿挑釁性的種族歧視語言。女經紀傷心網民紛聲援信中稱:「我們的社區不需要中國佬和亞洲佬,你們的種族、樣貌、文化、語言、肆無忌憚的貪婪都是極其醜陋的。」
  • 英文媒體:示威遊行的華人,請停止歧視穆斯林
    2月18日,更有各大城市華人聚集在國會山,要求總理小杜魯多向亞裔和全體加拿大人道歉,掀起抗議新高潮。首先,他認為這其中的邏輯有問題:「頭巾女孩事件中所指的『亞裔』,並沒有任何定論說他就是『華裔』;而且三級政府出面譴責一次仇恨犯罪,也不能理解成是針對加拿大華人的語言攻擊。」
  • 華人在美國生活的惡夢:英文差,遭歧視,有苦說不出.....
    不只是歧視,華人在遇到問題或麻煩、被誤解的情況時,常常因為英文差,有理說不清,有苦說不出,所有的委屈不甘都只能往自己肚子裡吞...除了上述的維權問題,有一部份華人因為英文不好而感到自卑,常常不是詞不達意,就是聽不懂。而且越是自卑,越是不敢用英文交流溝通。
  • 第133期——外國人為何歧視黃種人的看法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外國人管他什麼膚色對於黃種人總是歧視!首先歷史原因,亞洲好多國家被殖民過,使得在歐洲人的觀點中,亞洲黃皮膚的人好欺負,曾經也是這樣,當權者唯唯諾諾,使得當時的人也是唯唯諾諾,才被人稱為東亞病夫。
  • 被歧視的南非白人
    從歧視黑人,變成歧視白人。南非到底發生了什麼?新南非誕生     1994年前,南非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南非總人口為5600萬,其中白人數量只有446萬,但是,白人幾乎控制了整個國家        白人在南非的不公平待遇,導致南非白人紛紛移民,他們的離開,常常帶走高精尖的技術和資金。從南非移民去歐美的白人,幾乎都是這個國家的菁英。
  • 歧視華裔?忽視弱勢群體?《哈利波特》作者被罵上熱搜
    如果性不是真實的,那麼全球女性的真實生活就會被抹去。我認識變性人,也愛他們,但是消除性的概念使許多人無法有意義地討論他們的生活。說出實話真的不可恨。」「我尊重每一位跨性別者追求他們覺得真實和舒適的方式生活的權利。如果你因為是變性人而受到歧視,我會和你一起遊行。同時,作為女性,我的生活也被限制了。但我不認為這樣說是可恨的。」
  • S04E30_Edmund: 同志移民加拿大甘苦談
    ,發展工作機會較多移民難度大加拿大離美國近,自然風景較好,發展機會相對美國較少大部分地區冬天寒冷移民相對容易考慮各個國家的優勢劣勢,Edmund夫夫最終選擇了加拿大。Edmund夫夫通過留學==》工作==》技術移民的方式,順利移民了加拿大。兩人在多倫多定居下來。
  • 留學生訂餐被叫ching chong,遭遇歧視要怎麼做?
    近日,中國留學生Zhao Zhe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哥倫比亞市訂餐時,發現小票上自己的名字被改成了帶有歧視意味的稱呼。Ching chong或者ching chang chong是英語人士對中文、華裔,甚至其他東亞、東南亞人的一種貶低和嘲笑。一些公眾評論員已將這個詞定義為貶低用語,是對東亞人的一種冒犯,並帶有一定種族歧視意味。
  • 華裔要為自己發聲!饒舌歌手「中國麥克」 變反歧視運動領袖 呼籲華人為社區安全而戰!
    去年7月,紐約布魯克林一名89歲的華裔老人走在路上先是被人扇了一巴掌,然後老人的後背被其同夥點燃。襲擊華裔老人的消息傳開後,沒多久就引起了麥克的注意,麥克稱自己也會講廣東話,也是華裔,看到華裔老人被欺負,非常難受,而後多起針對亞裔老人的襲擊事件更是讓麥克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