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安全碼被吊銷?美國稅局揭新電話詐騙

2021-02-20 美國房地產資訊

您是否接到過自稱是國稅局(IRS)的電話通知,稱「你的社會安全號碼(SSN)將因為未付的稅單而被吊銷」?最近類似的詐騙電話甚囂塵上,讓不少民眾信以為真;國稅局對此闢謠,告知民眾不要相信。

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國稅局近日警告民眾多加提防與稅收有關的新詐騙手法,這類詐騙分子通常會試圖嚇唬接電話的民眾,轉接自動電話語音信箱(robocall voicemails),他們通常會要求提供詳細的個人信息。

國稅局表示,除非納稅人肯定撥打電話者是真實、合法的,否則他們不應通過電話透露敏感信息,如有疑問,請掛斷電話。

國稅局進一步指出,該局不接受借記卡、iTunes禮品卡或電匯等付款方式,這些手段都是詐騙電話的明顯信號。國稅局也不會要求民眾向任何實體(或個人)付款,除了美國財政部(U.S. Treasury)以外。

納稅人不會受到稅務機構的逮捕或警察介入的威脅。反之,國稅局會給納稅人提供質疑解答,或對欠款提出上訴的機會。

2018年,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表示,他們收到了300萬則消費者投訴,其中有140萬以上是欺詐報告。總體而言,美國人舉報的因欺詐虧損達14.8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近40%。

這些舉報的損失金額往往隨著年齡變化:至少80歲者的損失金額中位數高達1,700美元,70歲(含)以上者的中位數為751美元,20多歲的中位數為400美元。

而假冒他人詐騙(Imposter scams)是舉報數最多的,詐騙者會假裝成受害者信任的人,說服他們匯款。至於詐騙者如何獲得這筆錢?最常見的方法是電匯,金額總計高達4.23億美元。但FTC也發現,禮品卡和其它可充值卡的付款量增長了95%。

國稅局表示,民眾可以在線查看其帳戶信息,或直接致電代理商了解欠款金額;國稅局不會通過電話聯繫納稅人。如果民眾遇上詐騙可以向FTC投訴。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您的一句「好看」👇

相關焦點

  • 【警方提示】謹防利用「傳真方式」實施詐騙
    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形式  (一)不法分子偽造公安消防部門的公章和文件,假借環保部門、公安消防部門開辦培訓班,用傳真方式無目標地向工礦、企事業單位、酒店、賓館、餐飲娛樂場所發送隱藏傳真號的假通知、假文件,謊稱為了增強全社會消防安全意識,貫徹實施新《消防安全條例》,要求業主派人參加培訓,逾期未參加將不予頒發
  • 一通電話後,馬來西亞女商人及醫藥助理帳戶上錢款就「不翼而飛」(附:如何預防電話詐騙)
    據馬來媒體5月2日報導,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詩巫近日連續發生電信詐騙案件,一名女商人被騙走3999令吉,一名醫藥助理被騙走4100令吉。(詩巫2日訊)一通欠'所得稅"的電話,馬來西亞一女商人3999令吉就這樣飛了。該名女商人25歲,住在詩巫再也。她於4月24日下午約1點30分在家時,接到一通自稱是所得稅局官員的電話,指一間公司以她的名義註冊,並欠了3萬8000令吉的所得稅沒有還。對方表示如果不相信,叫她聯絡關丹的警察總部查證。女子聯絡了警察總部後,對方叫她拿銀行戶口號碼及驗證碼。
  • 新詐騙電話 拚命套話只要Zip Code
    時下身分盜竊新的騙術就只等你給出家庭住地區號(Zip code),轉眼間刷爆你的信用卡。詐騙電話多到讓手機用戶不勝其煩最近聖蓋博華人聚居地區不少民眾收到情況類似的詐騙電話,與幾年來濫用的「中國領事館找你」、「國稅局要查你帳」、「海關發現你的郵包有問題」等詐騙手法不同,這次騙子們似乎掌握更多個人信息
  • 年底前電話全部實名制,詐騙分子下月底前不自首將嚴懲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六部門23日聯合發布《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其中明確提出:電信企業要確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電話實名率達到96%,年底前達到100%。
  • 百度手機衛士:高考詐騙再度來襲
    為此,百度手機衛士特別盤點了三類用戶最容易中招的詐騙手段,同時提醒高考學子和家長提高安全警惕,避免上當受騙。第一種是最為常見的方式,即詐騙分子通過手機簡訊、電話或網絡聊天的方式,向考生及家長發送「出售高考試題」、「出售標準答案」和「花錢可以上重點大學」等虛假信息,以此吸引考生和家長「上鉤」,從而將他們引入騙局。
  • 鄉親們在美:警惕詐騙電話!這些區號的電話不要接(圖)
    據ABC新聞消息,電話詐騙經常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令人防不勝防電話詐騙通常被稱為「473 詐騙」,通常有三種形式:第一類,詐騙者撥打電話後迅速掛斷,回撥者每分鐘會被收取天價電話費。第三類詐騙則是通過簡訊,索取幫助。Inc.com網站提醒大家,要小心以下電話區號,這是詐騙電話最集中的地方:242 - Bahamas441 - Bermuda784 - St.
  • 新加坡電話詐騙層出不窮,留學生該如何防騙
    新加坡繁榮昌盛的背後,各種犯罪詐騙在暗中滋養。其中不乏各種電信詐騙。最近小編受到不少同學的留言,稱自己在新加坡遇到了電話詐騙!
  • 「小心」新詐騙電話 只要Zip Code就刷爆你信用卡
    時下身分盜竊新的騙術就只等你給出家庭住地區號(Zip code),轉眼間刷爆你的信用卡。最近聖蓋博華人聚居地區不少民眾收到情況類似的詐騙電話,與幾年來濫用的「中國領事館找你」、「國稅局要查你帳」、「海關發現你的郵包有問題」等詐騙手法不同,這次騙子們似乎掌握更多個人信息,然後使用「核對」套路設下圈套,如果不提高警覺
  • 在美國你怎麼知道自己的身份被盜用了?如何避免?
    在美國,「身份被盜用」是一種常見的用語,用來指對所有類型的犯罪中,有人非法攫取、冒用他人的個人資料的行為。通常為經濟利益,以某種方式,涉及欺詐或欺騙手段。在美國,身份盜用是一個發展最快的罪行。• Shoulder Surfing ——從旁邊偷看 – 觀看你按電話卡,信用卡,自動取款機之號碼。
  • 警惕詐騙電話:通知更換低費率pos機
    詐騙橫行的時代在個人信息泛濫的時代,這種詐騙電話尤其多。對方明確知道名字及詳細的身份信息,以及在使用的某款pos機。其中就很多都存在詐騙行為,很有可能會遭遇資金安全的風險。儘管,可能有些電銷pos機也是安全的,但是作為普通的用戶來說是很難識別真偽,pos機是金融的產品,涉及客戶的資金安全,一旦遇上二清機不到帳,後悔都來不及。
  • 詐騙電話疲勞轟炸 爛招失靈還不罷休
    冒充中國領事館駐外工作人員的詐騙繼續轟炸社區,但幾乎所有的華人居民都已經看穿了騙子的伎倆,直呼「沒新招」,只要一聽到「您有一個包裹」或者「這裡是中國駐洛杉磯領事館」開頭的錄音對話,就會毫不猶豫的掛斷電話,不堪其擾。
  • 美國社會安全號最全介紹
    新移民抵達美國後,首先要向所屬城市或鄰近地區的社會安全局(社會保障局)申請一張社會安全卡 。社會安全號是美國發給公民,永久居民,臨時居民的一組數字號碼,這組數字由聯邦政府社會安全局針對個人發行。社會安全號主要目的是追蹤個人的賦稅,信用紀錄等重要信息。卡上登記著社會安全卡持有人的姓名及一個九位數的「社會安全號碼」 。
  • 虛假IRS詐騙電話偷走報稅人血汗錢
    正值報稅季,接到語音電話的或者催債電話的小夥伴們千萬留個心眼兒! 圖源:patch.com 版權歸屬原作者美國國稅局(IRS)近日向正在報稅或準備報稅的報稅人發出警告,一個非常棘手的稅務詐騙騙局正在廣泛殃及報稅人,傷害到報稅人的血汗錢。
  • 美國國安局來信警告民眾,謹防報稅期間的詐騙電話,不要上當!
    美加企業CanAm溫馨提醒您,美國現在進入報稅期間,許多不法份子利用這個機會詐騙錢財,尤其針對新移民。
  • 冒充中國領事館電話詐騙美國華人的團夥落網了(組圖)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4日消息,臺灣當地警方在歷經4個多月的偵查及搜證後,破獲了一個以「涼山特勤總指揮」為名的詐騙集團。該組織以一名41歲林姓男子為首,共招募12名共犯,長期以假冒中國領事館、北京公安局及檢察官等名義,專門詐騙美國地區的華人。其中一名38歲的加州工程師,3個月內共計被騙122萬美元,相當於近4000萬臺幣。
  • 詐騙電話
    昨天早晨,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用很蹩腳的普通話說:「我們的移動通信公司,您是**機主吧?您的手機號微信頻繁的發出廣告是什麼原因呢?
  • 新詐騙電話 拼命套話只要Zip Code,就缺這個信息你的錢就不翼而飛
    時下身分盜竊新的騙術就只等你給出家庭住地區號(Zip code),轉眼間刷爆你的信用卡。最近聖蓋博華人聚居地區不少民眾收到情況類似的詐騙電話,與幾年來濫用的「中國領事館找你」、「國稅局要查你帳」、「海關發現你的郵包有問題」等詐騙手法不同,這次騙子們似乎掌握更多個人信息,然後使用「核對」套路設下圈套,如果不提高警覺,相當容易踩上地雷,上當受騙。
  • 加州稅局再度出擊,為了降低稅務風險,跨境賣家應該這樣做
    7月10日的是第二次機會,畢竟稅局還是希望大家自動投案,總比浪費人力物力去追稅號強。正當大家覺得,加州政府說的,需要在某些截止日期之前完成登記工作,卻遲遲沒有懲罰任何人的時候,以為說在州政府只是虛張聲勢的時候,他們就開始進行了第二步,發出了另一個通知。通知中指出了一個賣家一直擔心的問題,就是過去的稅款是否會被追溯的問題,之前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 電話詐騙新套路!拼命套話只要你的Zip Code!
    電話中一個男聲用標準的英文說,吳先生的社會安全號可能涉及一重大犯罪案,目前已經被取消,請等待社會安全局的進一步調查,若想要知道案情細節或配合調查,請按1。 吳先生將信將疑的按下1後,等了一會兒,一個男性工作人員接起了電話。他用標準的英文問道:「這裡是聯邦社會安全局,請問您有什麼需要幫忙?」語氣非常正式。
  • 澳洲稅局拼了!你的每一條朋友圈真的有可能成為「呈堂證供」
    這個澳洲家庭,丈夫是做生意的,向稅局上報了8萬澳元的年收入;妻子則上報了6萬澳元的年收入。按照澳洲稅務局劃分的收入標準來看,兩人分別屬於第2低收入人群及最低收入人群。除了銀行、僱主、保險公司、政府機構等必須要向稅局提供納稅人的信息外,澳洲稅局透露,他們收集信息的渠道包括汽車註冊記錄、股票、在線出售平臺交易記錄等。當然,孩子的私校學費、出入境記錄以及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狀態和照片等是否與納稅人上報的收入吻合,都是稅局會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