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發生多起利用發傳真的方式實施詐騙的不法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形式
(一)不法分子偽造公安消防部門的公章和文件,假借環保部門、公安消防部門開辦培訓班,用傳真方式無目標地向工礦、企事業單位、酒店、賓館、餐飲娛樂場所發送隱藏傳真號的假通知、假文件,謊稱為了增強全社會消防安全意識,貫徹實施新《消防安全條例》,要求業主派人參加培訓,逾期未參加將不予頒發《新消防安全合格證》,並處以停業整頓或吊銷營業資格罰款5000到30000元,威逼誘騙受害單位將所謂的培訓費打到他們提供的帳戶上。
(二)不法分子僅將一個銀行帳戶和帳戶姓名,無針對性地發送給各個傳真號碼,一旦碰上正需要匯款並還沒弄清需要匯款帳戶且又麻痺大意的企事業單位、酒店、賓館、餐飲娛樂場、工礦,不法分子就可以輕易騙得一筆錢財。
二、特點
(一)這類詐騙的侵害目標具有很強的無針對性。不法分子是向各個傳真號碼發送文件。;
(二)這類詐騙的作案手段具有很強的隱匿性。不法分子利用特殊手段使受害人電話上顯示的是公安機關或環保部門的電話號碼,以此騙取受害單位信任。
(三)這類詐騙的結果具有很強的社會危害性。不法分子假借政府部門名義對企事業單位實施詐騙,擾亂了社會治安秩序,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防範措施
廣大業主要增強防範意識,提高警惕,遇到類似電話或傳真要求業主派員參加消防等專業培訓,並指定帳號要求轉帳交納培訓費或就僅一個銀行帳戶、姓名的,應當審慎應對,可以直接或通過電話向相關單位和工作人員諮詢核實,以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