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分子向孫女士提供的虛假「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在對比後發現,紅色方框圈出的部分在真實網站中並不存在。(Supplied)
今年2月,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曾報導過澳大利亞華人社區發生多起電話詐騙案件。根據澳廣中文網的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在澳華人受到相似詐騙分子的騷擾。
南澳州警方於近日同澳廣中文網取得聯繫,表示他們已向居住在南澳州的華人社區發出警告,呼籲人們警惕這一針對在澳華人的詐騙模式。
南澳州警方稱,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他們相繼接到三起相似的舉報,幾名報案人皆在這種電話詐騙中向詐騙分子支付了款數不等的資金。
這三名受害者的經濟損失總計35萬澳元。他們分別接到的了自稱是中國上海警方或中國駐坎培拉大使館的詐騙電話。
一些受害者曾向澳廣中文網和南澳州警方描述了他們的受騙經歷,其中有受害者表示,詐騙分子自稱是中國駐坎培拉大使館工作人員,他們以受害者將被「驅逐出境」為由威脅他們「配合工作」。
在澳大利亞其他地區,警方亦收到了相似的舉報。
南澳州警方表示,詐騙分子通常使用『欺詐』號碼和受害人進行聯繫,這意味著受害者的來電顯示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出詐騙分子的呼叫來源。
受害人孫女士曾在今年二月對澳廣中文網展示了自己的通話記錄,其中,詐騙分子曾使用無來電顯示的私人號碼同她聯繫。(Supplied)
在澳廣中文網今年2月的報導中,孫女士通過詐騙分子提供的網站,檢索到了詐騙分子專門使用她的正確個人信息製作的檢察院《逮捕令》及《資產凍結令》。這些信息包括孫女士的個人住址、身份證號以及她的身份證照片。
受害者通過這一網站向詐騙分子提交自己的銀行帳戶,並根據詐騙分子的指示將資金轉帳至犯罪分子的帳戶中。
澳大利亞多地警方向華人社區發出防騙警告南澳州警方重大詐騙案調查部門稱,儘管詐騙可以針對十分普遍的人群,但這類案件看起來是故意針對華人社區的。
他們建議人們提高警惕,提防涉及巨額資金、大量時間和重大承諾的事件,不要向任何自己不信任的人轉帳或提供自己的銀行卡或網上銀行資料。
中國外交部在今年1月10日的例行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駐外使領館不會以電話方式發出涉及國內案件的通知,更不會通過電話向任何人索要個人銀行卡或帳戶信息。
澳大利亞公平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ACCC)運營的「詐騙觀察」(Scamwatch)機構向澳廣中文網表示,這類鎖定了華人移民的詐騙分子以中文(普通話)和受害者進行交流,並聲稱自己代表(中國)上海官方。
如果您的個人信息包含任何財務或銀行信息,請儘快聯繫自己的理財機構,防止出現更大的經濟損失。
根據澳廣中文網的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在澳華人受到相似詐騙分子的騷擾。 (Flickr: Jeff Turner)
在應對陌生人的來電時,您需要對以下情況提高警惕:
無論是電話、郵件、傳真、電子郵件、當面交涉或是在某個社交網站上,您都要考慮詐騙的可能性;
除非您主動撥打了一個可靠的電話號碼,否則切勿向對方提供您的個人信用卡或網上銀行帳戶資料;
當您在某個網站上註冊時,若沒有提供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地址的必要,則不要提供這些信息並學會質疑對方需要這些信息的原因;
如果您認為您已向詐騙分子提供了您的帳戶信息,請立即聯繫您的銀行或財務機構。
警方呼籲,任何親歷過此類詐騙事件的人立即向警方報案,若您有關於此類事件的相關線索或信息,請您撥打打擊犯罪熱線電話(Crime Stoppers)1800 333 000,或訪問 www.crimestoppersvic.com.au提交一份保密的犯罪報告。另外,您也可以在詐騙觀察網站https://www.scamwatch.gov.au/ 上提交報告。
澳廣中文網會繼續關注這類案件並進行跟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