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電話詐騙專找華人下手

2021-02-13 紐約親子互助

近日來不少居民接到各類不明電話,利用華人特別是年長者,其實這類電話來自臺灣詐騙集團橫,據統計受騙上當的被害人不可計數。然而,詐騙集團行騙手法卻是「萬變不離其宗」,只是個中巧妙運用不同而已。下面整理了這些詐騙電話的內容請,互相轉達告知家中老人孩子,類似接到類似電話無需緊張,掛斷即可拉黑電話號碼即可!

臺灣的每年五月,是個人綜合所得稅的開徵,部分人可以領到退稅,騙徒就是看上這一點,以電話通知納稅義務人有退稅可領,不然這筆退稅就會打入國庫,永遠也領不到。納稅義務人知道這種情況,就一定會照著騙徒的指示,到自動櫃員機操作,當然,畢生積蓄就因這樣的轉帳,「一去不回」了。

騙徒偽裝健保局來電通知用戶的健保卡有違規使用情形,請用戶播其分機號碼由專人為其服務。實際上,健保局不會以電話通知民眾任何信息。

騙徒佯稱受害者的兒女在歹徒的手上,按照指示要匯款給騙徒,不知情的人在沒有詢問或確認的情況下,就這樣透過自動櫃員機的轉帳功能,將所得積蓄「奉送」給詐騙集團了。而實際上,兒女可能在某個地方安好。

騙徒佯稱受害者的親戚被毆打,或是因車禍必須要付錢,此時騙徒就會對受害方「哭訴」,需要一筆龐大的資金或賠償費,在這種沒有加以確認的情況下,受害方就自然透過轉帳,損失金錢。

騙徒佯稱受害者的銀行戶頭內的現金被駭客入侵盜領,濫用,即將破產警告。騙徒要完整的銀行帳戶細節去解決銀行問題,然後騙取一大批現金。實際上,受害者在受騙前的銀行戶頭沒事。

騙徒佯稱受害者中獎金能成為百萬富翁,要求個人基本資料,然後騙取一大批現金。

此方法又稱作「猜猜我是誰」,主要是詐騙集團方用亂槍打鳥的方式,撥打給受害者,通常是響個幾次後,就直接掛斷,讓受害方的行動電話留下未接來電,受害方撥打後,騙徒會以一個女孩子的身份,與受害方「裝熟」,然後說一個「菜市場名」,告知因為發生車禍,或是酒店工作,需要一大筆錢,請受害方即刻匯錢給詐騙集團,受害方不會存疑,就會匯錢給詐騙集團,因此,詐騙集團就得逞,受害方也無法取回此筆錢。如果受害方拒絕付款,對方的口氣會立刻變差,因為這就是詐騙集團的共同手法。

騙徒佯稱是檢察官,會告知受害者,受害者因涉入一起詐騙案或洗錢案,要求受害者到庭。但受害者會有不信,或者是沒有收到公文為由,拒絕出庭,騙徒就會假造一份公文,並請受害者去便利商店收取傳真。由於被害者不知法律或者是基於害怕的心理,受害者就會接著按照騙徒的指示,存入「安全戶頭」內,實際上,這是騙徒設好的陷阱,目的是為了讓被害者將錢「奉獻」給騙徒。也因此,臺灣的法治機關一再強調,出庭公文是絕對不會以電話或傳真通知,而是以雙掛號寄送的。中國大陸的各地公檢法機關也多次表示包括拘捕令、資產凍結、法院傳票等文件是絕對不會通過電話傳達的,接到類似電話千萬不要向對方匯款。

---

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

● ●一分鐘了解我們● ● ●

紐約親子互助中心公益性質的服務平臺。PCR旨在通過凝聚社區家長的力量,推廣各種形式的親子義工父母課堂以及宣傳法律知識,以全面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責任感,幫助家長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普及健康科學教育方式共同建立美好和諧的社區環境!



相關焦點

  • 電話詐騙專騙華人 警方提示應嚴格防範
    (Supplied) 今年2月,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曾報導過澳大利亞華人社區發生多起電話詐騙案件。根據澳廣中文網的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在澳華人受到相似詐騙分子的騷擾。南澳州警方於近日同澳廣中文網取得聯繫,表示他們已向居住在南澳州的華人社區發出警告,呼籲人們警惕這一針對在澳華人的詐騙模式。
  • 【重要通知】再次提醒華人警惕假冒駐美使領館的電話詐騙!
    去年以來,中國駐美國使領館曾多次發布提醒,提示中國公民警惕假冒中國駐美使領館名義的電信詐騙。近期中國駐美使領館陸續接到民眾電話,反映其接到假冒使領館名義的來電。在此類案件中,不法分子採用技術手段將電話號碼偽裝成使領館對外公布電話,個別人輕信上當遭受經濟損失。
  • 冒充中國領事館電話詐騙美國華人的團夥落網了(組圖)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4日消息,臺灣當地警方在歷經4個多月的偵查及搜證後,破獲了一個以「涼山特勤總指揮」為名的詐騙集團。該組織以一名41歲林姓男子為首,共招募12名共犯,長期以假冒中國領事館、北京公安局及檢察官等名義,專門詐騙美國地區的華人。其中一名38歲的加州工程師,3個月內共計被騙122萬美元,相當於近4000萬臺幣。
  • 警惕!新型跨國詐騙針對華人群體 謊稱綁架騙取贖金 受害者多為留學生
    聯邦警方提醒公眾警惕針對華人群體的詐騙案件
  • 詐騙電話
    昨天早晨,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用很蹩腳的普通話說:「我們的移動通信公司,您是**機主吧?您的手機號微信頻繁的發出廣告是什麼原因呢?
  • 入國管理局提醒:警惕詐騙電話
    中文導報訊(記者 宋力)針對在日華人的電信詐騙案近期有抬頭的趨勢,騙子不僅冒充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實施詐騙,最近還有冒充日本入國管理局的案例。入國管理局近日發公告提醒:請注意防範冒充入管局職員的「匯款欺詐」。
  • 以華人為目標的詐騙電話打到了日本人家裡,警方提醒注意!
    據分析是瞄準在日中國人的「匯款詐騙」,但這類電話打給日本人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甚至出現了有人被騙約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萬元)的情況,專家呼籲不要接可疑電話。曾經有一位男性回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電話,他說:「重新打電話後,自動廣播和音樂一起播放了。」這些都是由於自身警惕或者是因為運氣沒有遭受到經濟損失,但是被詐騙電話騙到的人也不在少數。
  • 中國駐雪梨領事館提醒華人:有人頂著領事館的名義電話詐騙!千萬不要上當…(附原文)
    每年新聞上提醒大家提防詐騙新聞成千上萬但總有人一不下心就被騙的團團轉在國外更是容易被這些人盯上,什麼微信,QQ,微博高仿號,手機簡訊等近日,一件更加嚴重的事情引起了中國大使館的注意!近日,多名中國公民向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中國駐外使領館名義進行電信詐騙。
  • 警惕!濰坊市內出現冒充「社保局」的詐騙電話!已有人中招!!!
    對此,濰坊市反詐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凡是接到「醫保局」或「公檢法機構」來電,都需要提高警惕,這極有可能是騙子的偽裝。公檢法人員均不會通過電話向民眾提出轉帳、匯款等要求。此外,市民也可通過撥打濰坊市反詐中心熱線:7906110進行諮詢,以避免上當受騙。
  • 東莞現詐騙新手法!「138」「136」開頭的陌生電話要警惕
    經核查,犯罪嫌疑人譚某平、徐某友糾集李某林、譚某維等人,帶著「洛漫寶」「多卡寶」等設備,頻繁流竄於東莞、深圳、惠州等地,為上遊詐騙團夥提供非法通訊服務。 據了解,「洛漫寶」「多卡寶」等設備是一種多卡多待設備,用戶可同時將多張手機卡插入「洛漫寶」「多卡寶」中,通過手機軟體遠程控制手機號撥打電話,可免除國際漫遊費用,因此多用於跨國公司。然而,如今卻成為不法分子進行電信詐騙的「利器」。
  • 警惕!撫順一男子接到電話詐騙 轉接客服識破騙局
    新聞熱線☎:024-53830035   撫順傳媒網訊(記者 徐衝)詐騙電話老生常談,方式也是越來越多。不久前住在撫順的市民張先生就接到了一通詐騙電話,可隨後張先生轉接了客服識破了騙局。他希望通過撫順傳媒網來向各位市民提個醒。  據張先生介紹當日(15日)下午他接到了一個電話稱「您的固話和寬帶使用異常,將於12月15日強制停用名下所有業務」如有疑問可轉接到人工服務。
  • 我遇到了備用金詐騙,大家千萬要提高警惕啊!
    陪崽在醫院住院,接到個詐騙電話,在這裡寫下來,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不要上當。騙子:女士,您好!
  • 惠東現詐騙新手法!「138」「136」開頭的陌生電話要警惕!
    近日有詐騙團夥利用「洛漫寶」「多卡寶」等設備為上遊詐騙團夥提供非法服務然而,如今卻成為不法分子進行電信詐騙的「利器」。據介紹,犯罪嫌疑人利用「洛漫寶」「多卡寶」等設備,一是為了實現人機分離,躲避警方抓捕,另一方面,越洋電話號碼現已成為群眾市民警惕的號碼,使用「洛漫寶」等設備讓受害人手機顯示的陌生號碼來自國內,並且還能實現回撥功能,使得受害人放鬆警惕,更容易上當受騙。
  • 警惕!這個電話是假的!
    近年來,助學金詐騙案件層出不窮。2019年8月14日,江蘇南京事主談某報警稱:其接到冒充學校老師電話,對方以擬要發獎學金為名,騙取其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等信息,後其發現建設銀行卡中7900元被轉走。2019年7月27日,江蘇常州事主韋某某接到自稱是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工作人員電話,對方以發放獎學金為由,讓其提供其收到的簡訊驗證碼後,後發現銀行卡內8800元被轉走。這類犯罪手法,騙子通常會通過非法渠道,事先獲取受害人詳細資料,進而實施精準詐騙,在接到涉及銀行卡信息的電話,要三思而行。
  • 荷蘭華人警惕!假冒中國使領館電信詐騙猖獗,最快看清套路...
    2017年下半年以來,在多個國家連續發生多起中國公民遭受電信詐騙案件,當事人損失慘重。
  • 警惕!臺灣—泰國電話詐騙團夥!
    廣告▼10月12日,泰國警方在曼谷某商場內抓獲了三名從事電話詐騙的中國臺灣團夥,進而順藤摸瓜又抓獲另一名團夥成員警方表示這是一個跨國團夥組織,成員包括在泰國的臺灣人和在臺灣生活的泰國人,主要通過各種政府單位的假冒電話號碼來犯罪,在臺灣的泰國人會先用這些假號碼打電話給受害者進行各種引誘,然後又會找一些藉口稱對方犯罪,威脅對方將錢款匯入某些帳號,臺灣人便以旅遊者的名義來到泰國負責取走那些錢。警方表示3個月以來,受到這個團夥欺騙而被迫轉帳過去的錢已經達到1千萬泰銖,希望民眾們千萬注意。
  • 【警惕】電信詐騙,怎麼防?
    騙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和輕信麻痺的心理,誘使受害人上當而實施詐騙犯罪活動的。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意識,以免上當受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於犯罪分子實施的中獎詐騙、虛假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詐騙及虛假致富信息轉讓詐騙,不要輕信,一定要多分析識別真偽,以免上當受騙。
  • 政府出手了,澳洲人將徹底告別騷擾詐騙電話!
    來自有很高詐騙流量網絡的電話澳洲本地居民經常收到來自ATO和NBN的詐騙電話,我們華人也一直會接到來自中國大使館或者UPS國際快遞的騷擾電話,都會有語音留言要求用戶給他們回電這個階段是針對家庭電話的用戶,如果有小夥伴家中是有固定電話的,也要注意電話詐騙!第二個階段也即將實施,會攔截一種叫Wangiri的電話詐騙方法。
  • 冒充駐日中國大使館的電話詐騙犯被抓了,短時間內竟騙6300萬!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人丟了工作;有人丟了家庭;有人丟了健康;還有人打起了海外華人的主意做起了騙子。雖然這是幾年前就在全球開始流行的一種新型的電話詐騙——騙子在電話中假冒中國大使館的名義進行電信詐騙。不過,顯然今年的疫情也衝擊到了騙子的飯碗,炒冷飯式的冒充詐騙事件又捲土重來。
  • 警惕!包裹詐騙又升級啦!
    在這裡,檢察官提醒大家,購物節也是各種網絡詐騙高發的時間點,遇事千萬要冷靜,警惕包裹詐騙再升級。最近,三明市明溪縣的連先生就攤上了快遞退款詐騙的事情,他在等待自己網購的手機時接到了一位快遞公司「經理」的電話。  「您好!請問是連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