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大促剛過,相信紅包、代金券已經統統用完的你,已經在興高採烈地等著各種快遞上門了。
在這裡,檢察官提醒大家,購物節也是各種網絡詐騙高發的時間點,遇事千萬要冷靜,警惕包裹詐騙再升級。
最近,三明市明溪縣的連先生就攤上了快遞退款詐騙的事情,他在等待自己網購的手機時接到了一位快遞公司「經理」的電話。
「您好!請問是連先生嗎?我是快遞公司經理,很抱歉地通知您,我們的快遞小哥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您的快遞已損毀,但是公司會承擔所有賠償責任,請您放心!」
因為是網購的舊手機,連先生就讓對方賠償800塊錢,「經理」爽快的答應了,並讓連先生加他微信好友,聲稱公司理賠需要登錄支付寶走流程,並發給他二維碼進行快捷登錄。
連先生打開二維碼,輸入了自己在淘寶的帳號密碼,並在綁定的銀行卡頁面輸入了銀行卡號,身份證、手機簡訊驗證碼等信息。
沒過多久,經理卻打電話來通知他支付寶賠償驗證沒有通過。連先生不禁有些著急,在對方電話的「耐心」開導下,指導他通過一家第三方公司進行「理賠」,經過註冊和申請後,卻收到簡訊通知,剛到帳的7500塊錢「理賠金」全部轉給了一個陌生人,傳來的「噩耗」敲醒了連先生,讓他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騙子最後瞄準了客戶不能獲得理賠時的焦慮心理,在其喪失部分判斷力的情況下趁熱通過電話進行話術誘導,利用受害人對網絡借貸的陌生,「指引」客戶進行第三方貸款理賠詐騙。
警惕「熱心」的電話指導,堅信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如遇到此類情形,只要提到轉接「第三方」辦理,一般都是詐騙。
F r i e n d l y T i p s
不要輕易添加陌生QQ、微信進行所謂的「退款」操作,不要輕易掃描他人提供的二維碼和推廣連結,打開後多是騙子自製的高仿釣魚網站,這些網站的後臺能直接獲得受害人提交的銀行卡帳戶密碼以及簡訊驗證碼,並把銀行卡綁定到他的支付寶旗下,方便轉帳操作。
遇到此類情形應一定要多長心眼,尤其在接到自稱「經理」或「客服」的電話時,不必忙於去判斷對方身份的真實性,只需與原先的網購平臺或官方客服取得聯繫進行核實,如在淘寶上購物,則通過阿里旺旺與原先客服取得聯繫,一旦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
‖註明: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原圖作者權益,請聯繫本公眾號進行刪改。
聯繫、投稿郵箱:pasm0598@163.com
覺得不錯,請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