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凌晨3點,位於瑞龍路的柳州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郊水菜交易區,小雨,氣溫不到1℃。風吹過,寒入骨。
凌晨的柳州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燈火通明,各種蔬菜在這裡匯集,大批菜商搶抓時間採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將蔬菜趕在天亮之前放在超市和直銷點的貨柜上,方便市民選購。
凌晨3點38分,柳州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郊水菜交易區裡燈火通明。
寒潮來襲,我市氣溫驟降。1月8日清晨,我市氣象臺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市區氣溫降至零下0.9℃,是我市今年入冬以來最低溫。當日凌晨3點,記者來到柳州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實地體驗菜販們的「冰點生活」。
凌晨2點30分,工人在貨車上裝運剛到貨的雲南白菜。
凌晨3點40分,本地菜農陸續把剛採摘的蔬菜運到交易區銷售。
「天冷了,蘿蔔比較好賣。我們昨晚11點就過來備貨,忙了大半夜基本忙完,就等著開市迎客。」在交易區裡等待的莫蘭耀夫婦圍在火爐旁,一邊烤芋頭一邊取暖說。
「我做蔬菜批發生意已經25年,每年最難熬的就是這個時候。」今年62歲的楊東團全身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兩隻眼睛,站在貨車旁不時跺腳搓手,忙著給過秤的蔬菜做記錄。
凌晨2點39分,今年62歲的楊東團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坐在貨車前記帳。
寒風冷雨夜裡,燈光照射下,被雨水打溼的大棚裡反射著寒光,菜商們或忙著洗菜,或忙裡偷閒蜷縮在貨堆裡避風。寒風冷雨夜,他們守護的,不只是自己養家餬口的生意,更是老百姓的「菜籃子」。
凌晨2點59分,菜商轉運雲南白菜。
凌晨3點14分,菜商忙碌之餘在市場裡吃粉。
凌晨3點25分,工人趁空閒在貨車上休息。
「蔬菜交易區從晚上11點開始忙碌,半夜的時候最為熱鬧,到天明才慢慢『降溫』。」柳州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果蔬交易部副經理潘立介紹,寒冬時節,海吉星市場每天蔬菜供應量約1500噸,供應各類蔬菜瓜果40多個品種,是我市「菜籃子」重點工程單位,有效地保障了農副產品的充足供應。
凌晨3點55分,菜商在交易區裡清洗蓮藕。(來源於:柳州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