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精彩洛龍 一鍵關注
一大早,老閆戴著草帽,背著雙手,樂呵呵地沿著濱河南路散步。「濱河南路李樓段通車後,我家緊挨大馬路,出趟門真方便。」他一笑,眼睛眯成縫,笑容裡洋溢著幸福。
白磧村是「村中村」,交通不便,村民進出村子要穿過好幾個村。說起原來的生活,老閆就忍不住「吐槽」:「我要坐公交車,得先騎車到鎮上。有時候坐車回家,遇到村民蓋房子或辦紅白事,就得繞道,眼瞅快到家了,還得繞一個多小時。更讓人擔憂的是救護車和消防車進不了村。」
交通不便成了村民的心病,不僅影響大家的生活,也制約白磧村的經濟發展。
白磧村曾是李樓鎮的「明星村」,村裡有數十家企業,村民守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後來,因為白磧村的交通不便,企業紛紛搬離村子,村裡的年輕人只能外出務工,年老者靠種菜為生。
盼望著,盼望著,白磧村的村民等到了好消息。去年,濱河南路東延工程李樓段開工建設,道路設計為雙向6車道,並設置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中間還有綠化隔離帶。道路從白磧村和萬年青村的北側穿過,極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我們從白磧村開車到洛邑古城,約10分鐘。」說起現在的生活,老閆說,他家原來在村子深處,靠近洛河河堤。現在出門就是路,過不了多久,家門口就設置了公交站。
一路通,百業興,白磧村也迎來了發展機遇。現在,村幹部商量如何利用現在的交通區位優勢,把閒置已久的舊廠房改建為倉庫,發展倉儲業,壯大集體經濟。有村民自編打油詩:濱河南路通,白磧喜盈盈,經濟大發展,幸福奔光明。
如今,驅車沿著濱河南路李樓段行駛,路旁的住房也顯示出了「文藝範兒」。李樓鎮對這些房屋進行綜合整治,修砌破損牆體,實施微改造,並進行牆體彩繪。「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老閆指著一棟房子,只見牆面繪著白居易的詩句和插畫,他介紹,白居易曾在白磧村和萬年青村居住過,牆繪都和白居易有關。
濱河南路修到了家門口,白磧村村民的心病消除了。現在,吃罷晚飯,沿著濱河南路散步成了村民的習慣。老閆經常步行至新街跨洛河大橋,他說:「路一通,感覺去哪兒都跟『飛』一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