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運動保健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醫學家和養生學家早就認識到運動對於人體保健的重大意義。白族醫藥在養生防病過程中非常重視運動。
白族的民族體育運動是白族人民在漫長的生活、勞動中逐步形成,和白族社會習俗密切相關,普遍帶有地域和民族特色,源遠流長。白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中最受歡迎的是賽馬和舞蹈,此外,還有賽龍舟、射箭、拔河、登山、耍獅、打鞦韆、打陀螺、耍龍、遊泳等。通過這些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體育運動,大大的增強了白族人民的體質,這也為養生防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 因地制宜
在現今大理州境內從北部的劍川到南邊的南澗,溫泉非常多,各縣總計有106處,其中以洱源最多。溫泉熱浴不僅可使肌肉、關節鬆弛,消除疲勞,還可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溫通經脈。從古至今,白族人民都非常善於利用溫泉這一地理優勢,進行養生保健及治療疾病。
康熙《蒙化府志·古蹟》載「溫泉,在封川山麓,蒙詔湯池也。相傳細奴羅母病,浴此輒愈。今郡人冬春二季,鹹往浴焉。」說明當時人們不僅知道溫泉沐浴可治癒疾病,而且喜在「冬春二季」相約泡湯;在《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中記載,崇幀己卯年( 公元1639年) 八月二十九日,徐霞客在雞足山悉檀寺「浴於大池……茲湯池水深,俱煎以藥草,乃久浸而薰蒸之,汗出如雨,此治風妙法」。可見
當時的僧侶已經接納並使用這種以溫泉療疾的土著治療方法。
從明代以來的地方志可以看出,這種以溫泉療疾和保健的方法,遍於雲南各地。直至今日,洱源縣鳳羽地區的白族婦女,每年春二三月間,要帶上行李及錢糧,三五成群結伴至縣城東「九氣臺」鄉間小住十天左右,天天盡情地在村中溫泉內浸泡,以此療疾養生。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慕名遊覽了這個溫泉,並在他的遊記中記下了當時人們在這裡沐浴的盛景。九氣臺溫泉水質潔淨,可飲可浴。飲因泉中含有天生磺( 即升華硫磺) ,可治腹脹、脾胃虛寒、陽痿乏精和婦女不孕等症; 熱浴,對於風溼病具有相當療效。據現有的文獻資料記載,白族對硫磺溫泉的醫藥用途知之甚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