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觀察者網 劉旭爽)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學校》已經進行到第二集,中國老師和英國學生的不對付全面升級了!BBC的攝像頭不但掃到在教室裡煮茶喝的學生,還捕捉到了情緒失控的中國老師。面對中國媒體和網友對其「造假」、「妖魔化」中國教育的指責,BBC回應說確信是「比較」公正的對比。怎樣公正?有多公正?紀錄片裡出現的中學博航特(Bohunt)的校長尼爾(Neil Strowger)寫了封公開信。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首先,要感謝所有的家長、老師和同學,是你們的努力讓博航特中學成為全國最成功的學校之一。
你們當中的許多位大約都在收看近期BBC2臺播出的一檔比較英國教育與中國教育的紀錄片,裡面的主人公正是我們學校的一批九年級學生,一些老師(我也在內)。我想感謝那些上周發來簡訊支持我們的人。我還收到了其中一位「支教」中國老師的來信,說他們很懷念在博航特教書的日子。——你們聽了一定很感振奮。
既然這個節目引起了那麼大的反響,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當初我們為什麼答應參與紀錄片的攝製,還有,為什麼一些同學的表現會讓人大跌眼鏡。
「中式教育班」的學生
博航特之所以在過去短短幾年裡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是因為我們總在尋找新的、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來發展教育。正是出於這一考慮,我們才決定參與到這個紀錄片項目中去——我們視此為評估博航特教育方法、向中國教育取經的創新途徑。
我們也致力於向學生提供有趣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得到足以銘記終身的寶貴經驗。最好的例子莫過於他們在校期間參加過的許多次「遠徵」,還有那個大受歡迎的愛丁堡公爵計劃(觀察者網註:愛丁堡公爵獎由女王的丈夫愛丁堡公爵創立於1966年,旨在鼓勵14到24歲的年輕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獲獎的年輕人被認為具備了服務社會,承擔責任,勇於挑戰自我的潛能,在教育和工作申請時都會被優先考慮)。BBC的這個紀錄片項目當然是個挑戰,但培養學生勇於接受挑戰的能力(而不是進行填鴨式教育),正是我們學校成功的訣竅之一。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學校擁有一個全國領先、頗具規模的漢語教育項目(觀察者網註:即沉浸式漢語教學,用漢語教授大部分課程),我們同中國的許多學校以及教育機構都有良好的合作渠道。——不久前還有20名博航特的學生前往中國參加一個交流項目。出於長期的教學考慮,參加這個紀錄片項目也是有益的,它會讓我們的學生得到更多的機會。
任何來過博航特中學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學生聰明、積極、努力。我尤其為他們自豪,也為他們取得的成就自豪。我們被英國教育標準辦公室評為傑出學校,我們的GCSE(觀察者網註:英國普通中學教育證書)考試成績在全國排名前十,都是他們的功勞。
有些學生並不抗拒每天12小時的學習時間和中國式的教學方法,有些學生卻不能適應,所以才會表達出自己的沮喪情緒。BBC當然會把這些收入鏡頭!我們應該在一個大背景下看待這些反應——這部紀錄片之所以這樣剪輯,為的是呈現一個完整的故事。到目前為止,你們看到的是同學們遇到的最初的挑戰,這是熟悉一種新教育方式必不可免的過程。隨著紀錄片的展開,你們會看到同學們越來越適應,而且決心取得成功。這正是我們學校的特色。
參與這個項目的人都得到了很多經驗。中國老師從中學到了東西,我們的學生更是獲益匪淺,我們的老師,我們這所學校,都是如此。我們將在以後繼續努力,為年輕人提供最優質的教育。
尼爾·史端喬
(觀察者網劉旭爽譯)
本文系觀察者網特約翻譯稿件,轉載至其他平臺請註明出處來源及作者。
觀察者網系華語地區首屈一指的政經資訊新媒體。
www.guancha.cn 24小時滾動更新,每日獨家熱點評論,私人定製外媒內參,政治波普情趣閱讀,不同凡響資訊體驗!
觀察者網微信ID:guanchacn
網站轉載合作請洽客服微信ID:guosijiaaa
小編工資已與此掛鈎,一贊一分錢,求!打!賞!↓↓↓
中國關懷,全球視野
觀察者網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www.guancha.cn感受超凡資訊體驗」
回覆:招聘 了解如何加入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