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這類機構存在的意義之一,便是為公眾提供接受教育和進行研究的機會渠道。通過學習館內收藏,公眾可以對某一主題內容有更深入明確的了解。而學習成果反過來也可能會再被納入博物館的收藏體系中,方便後人繼續受益。
Vivienne Westwood 1981年秋冬系列便是上述的佐證。這是Westwood的首個正式時裝設計系列。為了與早前玩鬧似的叛逆朋克風格劃清界限,在創作這個系列時,Westwood曾一連幾個月在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中仔細研究館內收藏的古代服飾。1983年,博物館時任服飾收藏部門的主策展人Valerie Mendes則委任Westwood重新創作了一套出自該系列的套裝,並將其納為館內的永久收藏。
1981年秋冬系列被命名為「海盜(Pirate)」(據說名字是由Malcolm McLaren而非Vivienne Westwood想出的)。其中這套套裝有著明豔的顏色,和較為返古的剪裁和造型設計,並且迎合了八十年代在英國開始流行的「新浪漫主義」風潮。右邊的襯衫輪廓寬大,印有的非洲風格環形線條圖案在後來已經演變成了Vivienne Westwood品牌的籤名式設計元素。與之搭配的則是一條有著同樣花色的,圍巾或腰帶一樣的織物。
外套和褲裝更能體現Westwood此次剪裁的獨特。設計師從一本名為《The Cut of Men's Clothes》的古書中獲得了大量啟示,因此最終的作品都是有著明確十八世紀盛行男裝的影子。例如褲子造型便是模仿了當年男士穿著的「breeches」短褲,門襟也被特意設計成不對稱狀。
一條典型十八世紀的男士「breeches」,來自V&A博物館收藏(編號T.435-1967)
在2014年出版的Vivienne Westwood傳記中,設計師手繪了這一經典系列的剪裁結構示意圖
「海盜」系列對於Vivienne Westwood的意義重大。它標誌著Westwood正式向一名嚴肅的時裝設計師轉型,也開始逐漸擺脫了Malcolm McLaren的陰影。另一方面,這個系列也奠定了Vivienne Westwood日後的風格走向,即大量參照過往,並用符合當下審美的手段重新演繹的新古典主義。後續的「Mini-Crini」、「Harris Tweed」等系列皆是如此。後輩設計師中,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等人也都因為這樣的手法而聞名。
當然,這不代表Vivienne Westwood就此和賴以成名的朋克風格分道揚鑣了。這一系列依舊有著些許朋克精髓:襯衫上的圖案,實際上是Malcolm McLaren從設計師好友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那裡「偷」來的想法;而「海盜」主題的確定,更是因為「沒什麼比它更能體現朋克精神的了」。
ExhibitingFashion將「物質文化」系列特別獻給倫敦時裝學院時尚策展專業的Amy de la Haye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