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親戚間走動少了,或者是逢年過節匆匆來往,也沒有了濃濃的情意,微信簡訊的問候來自網絡,多是編輯好的網絡用話,兄弟姐妹只有過年時才於父母處短暫一聚,平常沒事家庭群裡是一片沉寂。我們不僅要問,我們的親情怎麼了?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我們之間有了距離。兄弟姐妹為了各自的生計、懷揣各自的夢想、依據各自的技藝分赴各自的戰場。經濟的發展與地域的開放催促著更多人尋夢的腳步,距離產生了思念的美,也磨滅著人的記憶,更有下一代對於叔伯姑舅姨等概念缺少了感性,假如你我是那空中的風箏,現在尚有家中老人一線相牽,那一天老人的手不能牽動你我的線,你我或許是那聚合的白雲,不知何為歸途,有可能欣喜不再漂泊,然而你我已不再屬於那故土的你我。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我們的下一代沒有親戚。這一代有多少是獨生子女啊,多少人說這代獨生子女是幸運的,雙方父母都在為他們積累財富,然而倒金字塔式的養老重壓卻落在他們身上,放開之後,為了完成上代的生育夢想,下一代、二代的金字塔又正了過來,他們如何承受這種親情帶來的壓力。或許這一代印象裡的兄弟姐妹是隔壁王叔家的,下一代印象中的叔伯姑舅姨是樓下王奶奶家的,親情的感性中已經鮮有了血緣的成份,有點蒼涼的可悲。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金錢佔據了我們的整個生活。那時出門我們多想掙錢成家立業,或許小有所成我們築起那個叫家的小窩,家中的父母要贍養,身邊的孩子不想讓他再接受你我受過的搞笑般的教育,我們在奔波的路上沒有停息,也不敢停息,金錢對於你我是何等的迫切。自己的內心狠不得抓住生命的秒針,然而真的不夠,父母那裡的費用口頭上說的大方,內心何嘗不是壓了又壓,孩子的費用還按著我們上學時可憐的花銷預算,兄弟姐妹間或許因為你少拿一點你少侍候老人一天而斤斤計較,親情中少了幾分寬容多了幾分尖酸。世風日下幾成規則,無不讓人唏噓。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你我泛濫的「義」滅了我們的親情。古人所謂的大義滅親的義是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義,是江山社稷危亡匡扶的義,是持守道德底線遵循群體利益的義,而你我的家中,把親人錯誤當作不義,把親人的借貸當作不義,把親人的不孝當作不義,把親人的一句閒話當作不義,等等,斷而絕之,從此反帖門神不對臉,兄弟也成陌路人,兒孫計仇難化解,可知娘胎血脈親。
親戚啊,自古就是民族、社會、國家的一部分,是千年傳承的血脈,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傷痛,是靈魂歸宿的盤根錯節,豈能斷絕在你我手中?然而,時過境遷,誰還說這無用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