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寧夏銀川的寧東基地神華寧煤化工園區的一片空地上,籌備兩年的「神沙項目」,終迎破土。
「神沙」是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合作建設的70萬噸/年煤制烯烴新材料示範項目。在寧夏生態環境廳的反覆協調溝通下,該項目環評審批終於通過批覆。「這意味著『神沙項目』最大的難題已經順利解決。」寧夏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副處長於鑫說。
寧夏回族自治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儲量達400多億噸,而寧東地區的儲量就有331億噸。被國務院列為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重大示範項目的「神沙項目」,以寧東煤炭資源為原料,採用粉煤加壓氣化、淨化、合成等工藝生產聚烯烴產品。「經濟效益好,使用技術先進,對自治區高速度、高質量發展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國能寧煤煤基新材料項目部副主任孫華山說,項目計劃投資220億元,建成後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68億元、利潤20億元,新增稅收4.5億元。
2018年5月,寧夏生態環境廳向生態環境部環評司匯報溝通「神沙項目」,環評司認為寧東環境容量有限,挖潛的可能性很小,項目建設難以保證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要求,在無法確保區域環境質量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項目環評無法通過審核。
為了順利通過環評審核,在寧夏生態環境廳的協調下,國能寧煤將14臺鍋爐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將下屬各礦67臺小鍋爐關停。
寧夏生態環境廳還成立了專班跟蹤服務「神沙項目」,聯合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煤炭消耗等量替代、汙染物減排等關鍵問題,並且系統核算銀川都市圈淘汰化解落後產能、整治「散亂汙」企業、關停燃煤鍋爐、煤改氣改電,累計削減燃煤消耗量463萬噸,壓茬推進、爭搶時間,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了環評審查,為項目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