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220億元!「神沙」7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通過環評落戶寧夏

2021-02-26 煤化網

近日,位於寧夏銀川的寧東基地神華寧煤化工園區的一片空地上,籌備兩年的「神沙項目」,終迎破土。

「神沙」是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合作建設的70萬噸/年煤制烯烴新材料示範項目。在寧夏生態環境廳的反覆協調溝通下,該項目環評審批終於通過批覆。「這意味著『神沙項目』最大的難題已經順利解決。」寧夏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副處長於鑫說。

寧夏回族自治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儲量達400多億噸,而寧東地區的儲量就有331億噸。被國務院列為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重大示範項目的「神沙項目」,以寧東煤炭資源為原料,採用粉煤加壓氣化、淨化、合成等工藝生產聚烯烴產品。「經濟效益好,使用技術先進,對自治區高速度、高質量發展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國能寧煤煤基新材料項目部副主任孫華山說,項目計劃投資220億元,建成後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68億元、利潤20億元,新增稅收4.5億元。

2018年5月,寧夏生態環境廳向生態環境部環評司匯報溝通「神沙項目」,環評司認為寧東環境容量有限,挖潛的可能性很小,項目建設難以保證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要求,在無法確保區域環境質量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項目環評無法通過審核。

為了順利通過環評審核,在寧夏生態環境廳的協調下,國能寧煤將14臺鍋爐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將下屬各礦67臺小鍋爐關停。
寧夏生態環境廳還成立了專班跟蹤服務「神沙項目」,聯合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煤炭消耗等量替代、汙染物減排等關鍵問題,並且系統核算銀川都市圈淘汰化解落後產能、整治「散亂汙」企業、關停燃煤鍋爐、煤改氣改電,累計削減燃煤消耗量463萬噸,壓茬推進、爭搶時間,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了環評審查,為項目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寧夏煤炭資源開發、轉化強度大,區域質量環境改善壓力較大,『神沙項目』環評工作的推進,倒逼寧夏淘汰落後產能,解決了該項目在環保方面的難題,也為後續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項目對於寧夏煤炭就地轉化提升附加值,發展大規模「綠色」煤電清潔能源和「綠色」煤化工、煤炭深加工綜合利用以及煤化工下遊精細化工等產業,提高資源和終端產品附加值,走好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義。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總投資280億元!福建大東海集團1000萬噸/年項目籤約!
    11月7日,鄂託克旗人民政府與福建大東海集團舉行了1000萬噸/年煤基新型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
  • 湖北•武漢臺灣周籤461億大單,2億元項目落戶黃陂!
    本屆臺灣周共籤訂各類合同、協議58項,投資總額461億元人民幣,協議臺資394億元人民幣。籤約項目涉及金融、電子、醫藥、食品、環保、機械、造紙、生物科技和生態、觀光、精緻農業等多個行業和領域。群光廣場品牌提升項目黃石市欣興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園項目襄陽市LED燈具生產項目宜昌市同光新材料項目荊州市年產20萬噸高檔箱板紙項目荊門市沙洋唯樂露營車項目鄂州市晶圓級先進封裝材料產業園項目孝感市
  • 【項目開工】總投資20億元,上達電子COF基板項目開工建設
    10月28日,上達電子柔性集成電路封裝基板項目開工動員會在安徽六安金安經濟開發區舉行。
  • 【關注】總投資2.57億元,張家港市一處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投入試運營!
    >張家港市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建設,該項目於2020年5月動工,總投資2.57億元,佔地90畝。據了解,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共建設三條建築材料再生資源利用生產線,分別為乾粉砂漿生產線、混凝土製磚生產線和水穩生產線。
  • 二氧化碳制化學品:「一舉兩得」實現「碳中和」
    近年來,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在CO2制甲醇、烯烴、芳烴、汽油,CO2制甲酸,DMF,CO2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氣,CO2制可降解塑料等高價值化學品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並正在實施工業化。 項目由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三個基本單元構成,總佔地約289畝,總投資約1.4億元。項目達產後可每年生產「液態陽光」甲醇1440噸。其中單程甲醇選擇性大於90%,催化劑運行3000小時性能衰減小於2%。10月5日至8日,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工程項目順利通過連續72小時現場考核,達成既定目標。
  • 投資1344億元,臺積電3nm工廠環評初審一次過關,最快2022年底量產!
    半導體龍頭大廠臺積電投資逾新臺幣6000億元(約合人民幣1344億元)的3納米廠確定落腳南科臺南園區。
  • 吉林康乃爾甲醇制烯烴項目建設進展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7月初,陝西化建工程公司項目管理處、技術與信息管理中心選派精兵強將駐守吉林康乃爾甲醇制烯烴現場,參與項目施工管理,以強化施工過程管控和有效監督,確保實現既定目標公司項目管理處、技術與信息管理中心駐點人員深入施工一線,與現場管理人員溝通、了解,詳細掌握了現場施工生產要素配置情況和試壓包資料整編情況,對項目部巡查管線記錄、施工計劃完成等情況進行追蹤、複查,尤其是對關鍵線路和關鍵部位作業實行有效監管、嚴格檢查,並且每天對現場安全、質量、文明施工及進度等管理內容進行檢查、分析和評價,對存在問題及時通知現場有關負責人限期整改,有效推進了項目節點目標的順利實現。
  • 總投資94億美元!臺塑化路州石化園區 拚年底完成環評
    受制臺灣投資機會開拓艱難,臺塑集團順勢掌握美頁巖氣優勢,將美國石化版圖從既有德州基地,擴大延伸至路易斯安那州。據《美聯社》報導,臺塑石化於美國時間4月23日正式與路州州長愛德華茲(JohnBel Edwards)共同宣布啟動斥資94億美元(約合臺幣2,783億元)、佔地970公頃的聖詹姆斯郡(St. James Parish)一貫石化園區計畫。
  • 總投資約4億美元,國內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落戶山東煙臺
    「我們目前的計劃是2021年第一季度啟動中國這一項目。」挪威NORSAL公司海蒂·寶格斯丹董事長在視頻致辭中說,「Norsal陸上養殖項目將採用最先進的生物技術提供最高質量標準的綠色食品。」11月28日,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
  • 總投資20億!上達電子安徽省COF基板項目開工建設
    10月28日,上達電子柔性集成電路封裝基板項目開工動員會在安徽六安金安經濟開發區舉行。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吐魯番融媒中心訊(文/圖 記者 馬建山 劉健)6月9日,記者從鄯善萬順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順發公司)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公司一手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復工復產,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 寧夏金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成品活性炭環保技改項目
    寧夏金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成品活性炭環保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4號,生態環境部)的相關要求,現將本項目相關情況向公眾進行告知,公示內容如下:⑴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寧夏金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
  • 遠達環保聯合投建海陽綠色工業項目 拓展危廢處置業務
    遠達環保12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與山東福昱陽環保科技公司、海陽市海發水務集團以及重慶中京裕宸環保工程公司成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山東海陽綠色工業服務中心項目。項目公司註冊資本1.5億元,遠達工程出資6000萬元,佔比40%,為控股股東。
  • 又有「過億」項目落戶七師五五園區
    10月31日,浙江成泰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招兵、副總經理張振榕來七師洽談投資事宜,推進該公司成泰玉瓷器皿項目落戶五五工業園區淮安園
  • 年產20萬噸生物基新材料項目落地河南鶴壁
    開工奠基儀式現場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11月9日,廣西梧州亞大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大木業」)與廣州楹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楹鼎生科」)合作投資建設的「年產20萬噸生物基新材料項目據介紹,該項目佔地110畝,總投資達5億元,年產值預計達8.24億元,採用楹鼎生科國際領先的第三代集成生物煉製技術,落地後能有效解決淇縣農作物秸稈等農廢處理難、收益低等問題,實現環保固碳、改良土壤的良好效果,推動農業可持續性發展。同時,亞大木業與鶴淇電廠的合作,可為該項目提供電力、熱力、蒸氣等資源的強力支撐,實現強強聯合、互利共贏。
  • 涉及危廢、環評、環境標準…11月5日環境部剛剛通過了這些文件!
    11月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制修訂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0年版)》、《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程序規定》、《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和《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
  • 匯林6.1億代塑項目落戶東莞
    10月29日,東莞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分別在麻湧、茶山、謝崗三個會場舉行。第四季度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共44個,總投資約302.1億元。其中,產業工程項目共38個,總投資293.4億元;基礎設施工程項目2個,總投資2.9億元;民生保障工程項目4個,總投資5.8億元。其中包括2個投資較大的包裝相關項目。
  • 雙象股份子公司重慶雙象項目取得環評批覆
    11月11日晚,雙象股份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重慶雙象超纖材料有限公司(簡稱「重慶雙象」)項目取得環評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