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大選投票日以來,大家可能一直都在關注美國。特別是在拜登被媒體宣布為當選總統之後,川普的種種表現。這幾天,這位美國總統的表現,的確讓人大跌眼鏡,全世界有不少人發現,他們的下巴都掉到了地上了!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相關文章標題
當然,最有感觸的、最為擔心的還是美國國內的一些人。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美國很有影響力的雜誌《外交政策》的高級記者和副新聞編輯麥可·赫什(MichaelHirsh)的觀點。之前,他是《政治》(Politico)雜誌的國內問題編輯。他還曾擔任《新聞周刊》的外國問題編輯。因"在911襲擊發生前半年就預見到了蓋達組織的威脅",以及《新聞周刊》對全球反恐戰爭的報導,赫什於2001年獲得海外新聞俱樂部最佳雜誌報導獎。他著有《資本進攻:華盛頓的智者如何把美國的未來交給華爾街》(Capital Offense: How Washington’s Wise Men Turned America’s Future Over to Wall Street)和《與自己作戰:為什麼美國會浪費建設一個更美好世界的機會》(At War With Ourselves: Why America Is Squandering Its Chance to Build a Better World)。
麥可·赫什
在11月20日的《外交政策》網站上,赫什對川普的最近的所作所為進行了分析。下面就是他的主要觀點。
01 問題的根本在哪裡?唐納·川普總統拒絕承認11月3日選舉的結果,而且似乎在試圖發動政變,以推翻這一結果。但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問題在於:從COVID-19響應和經濟救助計劃到幾乎每一個熱點(如阿富汗和伊朗)的命運,即將離任的總統,在他自己的政府內部製造混亂。這已經讓世界各國感到困惑,也讓當選總統喬·拜登陷入困境。
最直接和最危險的挑戰是,川普政府未能對COVID-19病例令人震驚的上升做出任何反應,也沒有與即將到來的拜登團隊就應對大流行或疫苗分發進行協調。但是,在由病毒導致的經濟大屠殺(economic carnage)方面,也是同樣的焦土政策(scorched-earth policy)。隨著病例和死亡人數的急劇增加,這種經濟大屠殺可能會持續到明年。
拜登和川普
02 最新的混亂近來,COVID病例在美國各地紛紛創下新高。冬季天氣、流感季節和假日旅行這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美國的疫情毫無疑問講進一步惡化。但是,美國時間11月19日(周四),最新的混亂就突然出現了。就在這一天,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Steven Mnuchin)在給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一封信中表示,他要美聯儲關閉其大部分緊急貸款機構。
在罕見的、公開表示的分歧中,美聯儲反駁說:它"更希望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建立的、那一整套緊急機構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作為我們仍然緊張和脆弱的經濟的後盾。"
在數千所學校和商店重新關閉之際,美國的病例已經超過1150萬例,死亡25萬例。此外,疫苗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周五報導,根據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最新數據,到12月18日,每天可能有超過2300名美國人喪生。IHME建模小組說:"我們預計,到一月中旬,每天的死亡人數將達到2500多人的峰值。"
在財政部長努欽和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仍因新的財務救濟而僵持不下之際,以及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已經讓參議院休會之後,額外的經濟援助方面,也沒有出現任何進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在對川普想要推翻選舉的努力提出質疑。川普正在威脅他們。川普有意解僱了政府網絡安全部門的負責人,因為該部門把今年的大選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安全"的選舉。
03 川普的注意力在哪裡?川普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大流行病、或它所造成的、遲遲沒有消失的經濟痛苦上,而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如何)繼續執政上。據報導,儘管拜登在密西根州以非常大的優勢領先,但川普仍試圖向該州的共和黨立法者施加壓力,讓他們證明:在這一戰場州,他川普是贏家。川普周五下午在白宮會見了密西根州的職位最高的兩位立法者,這是為了扭轉選民意願而進行的最後努力。在星期五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再次宣布他已經"贏得"了選舉。
經常批評川普的、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上周五在推特上發布的推文中說:"很難想像會有哪一位現任美國總統,會採取更糟糕,更不民主的行動。"
羅姆尼推文截圖
一些長期的政治觀察家表示,就像川普在總統任期內所做的很多事情一樣,所有這些行為都是前所未有的。前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說:"混亂和徹底放棄權力有序過渡的基本原則,正在損害我們提供全球領導力之能力。"
MSNBC報導羅姆尼推文截圖
04 外交政策上會有什麼大動作?在外交政策上,川普也正在打破各種外交器具。據一些美國指揮官稱,在阿富汗,美軍撤離的實際條件在當地尚未得到滿足,川普卻對五角大樓的領導層來個一個大整肅,以確保能夠迅速撤出目前仍在該國的大多數美軍。這導致了一些罕見的黨內鬥爭。通常是川普堅定盟友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對撤出部隊進行了猛烈抨擊。
本周,麥康奈爾在參議院發言時說:"美國過早退出的後果,可能比歐巴馬總統在2011年撤出伊拉克的後果更糟,後者推動了ISIS的崛起和新一輪的全球恐怖主義。這讓人想起,1975年美國以丟人的方式離開了西貢(今胡志明市)。"
前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海珊·哈卡尼(Husain Haqqani)表示:"川普的舉動表明,只要他能夠向自己的基本盤宣稱,他自己已履行了諾言,他才不關心阿富汗境內或阿富汗本身會發生什麼。在和幾乎所有人給出的忠告背道而馳的是,川普希望在拜登就職後迫使他向阿富汗重新派遣部隊。到時候,川普就能夠叫嚷著說,他是反對打永無休止的戰爭的,而拜登是將部隊遣返到阿富汗的人。"
哈加尼補充說:"歐巴馬總統還制定了從阿富汗撤軍的時間表,但他在2016年大選前停止了實施行動,稱他不想束縛下一任總統的手。"
05 會有更大的驚人之舉嗎?川普還仍在加大對伊朗的極限施壓運動,以限制拜登政府的迴旋餘地。據報導,歐巴馬政府正在對新一輪制裁進行權衡,以進一步擠壓伊朗已經受到重創的經濟之空間。本周,《紐約時報》引述官員的話說,川普在離任前尋求轟炸伊朗核設施的選擇,因為在他單方面撕毀2015年核協議後,他未能說服德黑蘭與他進行談判。據報導,官員勸說川普不要這樣做。
但是,一些政府官員擔心還會有更多令人感到驚奇的事情會出現。據一位可靠的國會山消息人士稱,一些情報專業人員已經表達了擔憂:川普認為在他自己被拜登打敗這一點上,"中國病毒"起了作用,所以他對此感到憤怒,可能正在計劃對北京採取某種行動。隨著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和其他五角大樓高級官員被解僱,以及川普的忠實擁護者取而代之,這種擔憂越來越大。
06 川普給拜登提前埋了一顆地雷然而,最緊迫的危機在於COVID,川普政府一直拒絕籤署額外的救助資金,同時允許美聯儲9個緊急貸款機構中的5個在年底到期後不再重新授權。隨著秋天變成冬天,Covid病例繼續增多,大多數專家預計,拜登政府就任後,經濟將進一步動蕩。這樣一來,川普政府決定對讓美聯儲更難發揮作用,看起來像是川普政府給即將接任的拜登政府提前埋下的一枚地雷。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格裡高裡·達科(Gregory Daco)周五表示:"由於COVID-19危機的惡化、和(經濟)活動在缺乏財政援助的情況下放緩,削弱美聯儲火力的決定,可能會使市場不安,並讓經濟進一步承壓。"
結語川普的種種做法,就是要給拜登一個爛攤子?!此外,還埋上一些地雷,讓他去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