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晚報訊 昨天,市科協組織市水產學會、市茶葉學會等專家學者,針對目前食品安全熱點問題進行了科普。
「野生魚和養殖魚營養價值是一樣的,只是生存環境不同,沒有實質性的差別。」西南大學水產系副主任鄭宗林表示,食用野生魚類還不能保證安全性,「目前對水產品的安全監測只覆蓋養殖魚類,對野生魚的檢測還屬監管空白,安全性無法保證。」
鄭宗林說,目前全國普遍存在水體汙染,生長周期越長對健康越不利。「一條3斤重的草魚,池塘養殖只需一年,而野生草魚則需兩年時間。生長期越長,面臨的水體環境越複雜,對汙染物吸附能力越強,所以不主張食用野生魚。」
「高價茶葉和低價茶葉,兩者飲用價值差異不大。」市茶葉學會秘書長司輝清表示,高價茶葉主要賣的還是品牌。其營養成分主要都是茶多酚、茶多糖等,只是炒制手法可能會略有不同。
「春茶品質要好於夏秋茶。」司輝清說,目前市售茶葉質量安全有保障的,市民可放心購買。「昂貴的茶葉其欣賞價值遠高於其營養價值。」
目前,市售茶葉以綠茶居多。司輝清介紹,好的綠茶,衝泡出來的茶湯會有淡淡清香,茶湯顏色綠中帶有微黃,飲茶時會略有微微苦澀的味道,形狀與鮮葉近似。「有市民認為茶湯越綠越好,好茶應該沒有苦澀味,其實並是不正確。」司輝清說,苦澀味是茶葉的基礎味道,任何茶葉入口時都會有,但好茶的苦澀味往往很快就能消失,代之以回味淡淡甘甜。
重慶晚報見習記者 楊民 記者 賀懷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