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中國人接到冒充中方有關部門職員的電話,被騙取錢財的案件在大阪府內接連出現,受害總額約達3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2萬元)。有的案件是一開始播放中文自動語音,僅誘導能聽懂的中國人;有的則似乎是根據名單瞄準了特定個人。大阪府警方認為這是中國人團夥的新的特殊詐騙手段,已呼籲大家警惕。
今年8月,家住大阪府的20多歲中國籍女性的手機突然接到自稱是大使館職員的男性打來聯絡電話說,發現了偽造的護照。要不要報警?
之後,電話被轉給自稱中國警方的另一名男性。該人稱偽造的銀行卡被用於洗錢,即便不知情也會被問罪,並要求女性發送定位信息。
據悉,該女性在與犯罪團夥的接觸中,被出示了印有自己臉部照片和護照號碼的似乎是逮捕證的東西,感到了不安。結果,她以「為了證明並不是與犯罪有關的金錢」的名義,匯出了200萬日元現金。
被用同樣的手法騙取了銀行帳戶等信息的40多歲中國籍男性現在仍會接到疑似犯罪分子方面打來的電話。該男性說,沒想到住在日本自己會成為詐騙的對象,完全沒有警惕。
大阪府警表示,府內3月前後起發現有此類電話,截至9月底發生了18起案件,10~50多歲的較為年輕的中國出身者被盯上。滋賀縣和福岡縣也有人受騙。
秋田縣秋田中央警署稱,秋田市的40多歲女性10日接到了實際不存在的國際區號「+885」來電。自稱是大使館職員和公安局人員的男女威脅稱「您向武漢寄送了大量口罩對吧?這是犯罪」等,她總計匯款411萬日元。
據分析,此類做法是通過設備設置虛假的來電號碼並大量自動撥打電話。目前多數情況是在北美和巴西等區號後加上實際上並未使用的區號等。
NTT都科摩稱,對於接此類電話不會收費。TOBILA公司稱,此類電話撥回去也打不通的情況很多,而此外也存在其他濫用國際電話號碼的詐騙手段。
自動語音播放和根據名單的電話均明確以中國人為目標,但案件的背景分析工作未有進展。辦案人員透露稱:「同類詐騙擴展至全國。如果窩點在海外,就很難查處。」
大阪府警方9月製作了敦促警惕詐騙的中文宣傳單。內容是介紹詐騙手法,例如謊稱「你會被取消在留資格」,還將分發給日語學校等。辦案人員稱「考慮到也有未向日本警方報警的情況,難以看清受害實態」,加強了警惕。
文章來源:網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之用。如來源標註有誤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微信聯繫yangyaoyu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