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葉芝花 太原報導粉色的塑料置物盒裡,一片片被獨立包裝的衛生巾整齊放置,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在透明的包裝上還貼有一個小標籤,上面標註了衛生巾的品牌和日期,盒子旁邊貼著的宣傳海報寫著——「衛生巾互助盒」。11月15日,記者在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的女生衛生間裡,見到了山西高校中首個「衛生巾互助盒」。
「衛生巾互助盒」是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主席彭宇軒看到網上的案例後首次提出,目前在山西的高校中還是首家。
這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文文靜靜的男生告訴記者:「我們這個互助盒是通過拿一片放一片的方式供女同學應急使用。」同時,他積極克服作為男生的種種不方便之處,忽略外界質疑的聲音,多次和學校老師溝通,一遍遍的更新方案,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做到了拒絕「月經恥辱」。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的團委書記熊立婷稱讚道:「都說理工男生情商低又粗心,沒想到我們物電的直男也有這麼貼心溫暖的一面,真的是感覺非常幸福。」
彭宇軒給衛生巾互助行動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流明·衛生巾互助行動」,「『流明』是描述光通量的物理單位,我就是希望這個活動像一束光一樣,照亮大家。」這個名字是彭宇軒對這個活動寄予的最美好願望。
為了免除大家對於「衛生巾互助盒」安全問題的顧慮,彭宇軒所在的青年志願者協會有專人負責「衛生巾互助盒」的監督,每天都會查看「衛生巾互助盒」的使用情況,如有任何問題將會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一般例假來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互助盒可以為女生提供及時而有必要的幫助,這樣也避免了我們的尷尬。」劉同學是山西大學大三的學生,她認為互助盒能夠為女生提供便利,如果有需要的話,她也會去使用,並且會遵循拿一片放一片的原則。
記者走訪山西大學校園時注意到,目前學校裡「衛生巾互助盒」還不是太多。為了方便更多的同學,彭宇軒已經向學校的其他學院發送了倡議書,也得了不少老師同學的認可,大家都非常期待能夠在山大校園裡多見到這樣暖心的設施,也希望藉此機會改善女性月經羞恥的普遍現象。
「破除羞恥的第一步是正視它,大聲說出它,我們也會盡力讓衛生巾互助盒可以健康良性地發展下去。」熊立婷告訴記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