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我們《惜物再利用》平臺的老師給我提供以下資料:最近關於化肥農藥激素抗生素和塑料製品白色汙染等話題還是讓人感覺很沉重,今天就來繼續聊聊女人私密話題,雖然丟手絹的年紀已過,可棉布的時光還在。
目前,不僅僅是在美國,包括英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的臺灣、香港等地,越來越多的女性都用積極的態度,自覺的減少或完全不使用一次性的衛生巾,而改用更加舒適、經濟、環保的各種替代品,一次性衛生巾被完全取代是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際上的發展趨勢——一次性衛生巾正在被取代
衛生巾產生於一戰時期的美國,從它誕生六七十年後,也就是1990年前後才傳到中國來,正當我國女性正在感受衛生巾帶來的從未有過的方便和舒適之時,美國人已經意識到:一次性衛生巾在給人們帶來了短暫便利的同時,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長久的災難性的後果。他們便開始了研究可重複使用的替代產品。
比如:
1)、衛生棉條 採用棉、人造纖維或這兩種製作,能自然分解;
2)、月亮杯 由矽膠等製成的杯子,柔軟有彈性,可以重複使用;
3)、月經帶 又稱月經布、月布。一個長帶子系在腰裡,帶子中間放上衛生紙,便於更換,極為方便。三四十年前中國女性已開始使用;
4)、月事內褲 防滲漏內褲、生理褲。近年流行,款式與一般內褲無異,可防滲漏,大抵上算是一個輔助品;
5)、布衛生巾 衛生巾的樣子,布布的品質。
但是,前兩種產品因為習慣問題,不太適合中國人使用。第三、第四輔助品,配合衛生紙,布等一起使用。用過後洗乾淨曬乾,下次重複使用。還有一種就是非常符合中國人習俗的衛生巾改良品——布衛生巾,它完全用棉布製成,具有很好的吸水性能;它就如同我們平時貼身穿的內衣一樣,比化學產品的一次性衛生巾更加舒適體貼;可以重複使用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最後丟棄時,可用作堆肥,以友好的方式回歸大自然,而不佔用垃圾填埋場的一寸土地。
以下是國外部分女性的布墊使用體會,讀來令人深思:
※
※
※
※
※
※
※
※
※
※
※
道聽趣事
美國伊勒.C.哈斯博士本想為妻子做點什麼,他從醫生用藥棉吸血上得到啟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內用衛生棉條,並於1933年獲得了專利,還為它取了個美麗的名字「丹碧絲」,從而成為一款知名品牌。
「月經帶」這種商品,對現代年輕女性來說,似乎已比較陌生,已很少有女性使用月經帶了。在衛生巾普及之前的較長歲月,女性來月經期間一般使用月經帶,它又名衛生帶,英文名a sanitary belt。
在女性使用月經帶的年代裡,社會還遠不像當今這麼開放、隨意。提到月經帶,女人們感到羞澀而難於啟齒,日常使用也是偷偷而小心翼翼。用過的月經帶清洗後,不少人不好意思將它放在公開場合曬乾,而是掛在家中密處晾乾,或者放在短褲裡面隨短褲一起曬乾,儘量不讓它出現在公眾視線中。
在1992年2月23日《羊城晚報》第八版寫了一篇《請生產傳統衛生帶》(署
名小青)。可證衛生巾到那個年代仍未普及。國內也沒:「衛生巾」,只有月經帶,(商品定名叫衛生帶),別無其它的經期衛生新用品能取代。後來又了一種褲襠用紅色全膠片連著當內褲一起穿著的「經期衛生褲」也出現,但不如使用月經帶普及。1956年國內各地相繼成立婦女衛生用品合作組社,公開生產包括乳罩,衛生帶為主的衛生用品。而月經帶更是成為主流產品由國家統購統銷至全國各地,推廣極為迅速,款式也多樣化,特別是純膠月經帶,更是女性所喜出望外,紛爭購買使用,不再躲躲閃閃自己在家縫製。解決女性月經期的衛生用品商化,從此月經帶作為商品正式登場,它為日後帶動衛生紙,衛生巾的市場開發,起了普及使用良好的先行啟動。
衛生巾在大陸應是上世紀80年代才出現及推廣的新型經期衛生用品。但私人從香港帶回來使用就很早,因那時衛生巾在發達的國家已普及了,這與工業生產現代化有很大關係,民生用品也隨著石油開發的副產品塑料尼龍,無紡布,不織布料而受惠。後來出現的衛生棉,慢慢應用女性設計的月經棉,衛生內置棉球等。而最終能將紡織廠工業棉花及醫用棉花,應用到婦女必用的月經期生理衛生用品的創新,直接惠及女性衛生用品衛生巾的出現與普及。「衛生巾」的名稱是上世紀才普遍流行的叫法。經期衛生用品的改良在於稍後衍生「尼龍」產品的出現,衛生棉連著的腰帶就改成尼龍做的帶子,它的特點是柔軟,彈性較好讓它戴上它連著中間的衛生棉,能松能緊,比用原來綁帶式月經帶舒適多了。初期的衛生棉基本上還不能獨立使用。它本上仍然是整條月經帶的模式不變。衛生巾發明使用本來也有很悠久的歷史。但當它的生產成本高,就約束它的擴大生產與普及。即使從國外帶回來的初期吊帶型衛生棉和後來的帶粘貼背膠的衛生巾,那時有叫神奇「自動粘帖」的那樣令女性嚮往的經期衛生棉,也是一種奢靡專用品。畢竟那是用棉料較厚及巾身都很短,背膠也不好粘帖,還有價高比不上使用衛生帶衛生紙普及。
現在網店店主「挖掘潛力」,利用人們的懷舊心理,製作並出售各類月經帶,這類月經帶在規格、款色、質地、用料上均比過去女性們使用的更為「現代」,但價格也不低。通過這些網店購買月經帶的女性並非寥寥無幾,少數人居然偏愛呢。
曾經有位60後美女在她的青春成熟期,就用過媽媽親手車縫月經帶,是條花紅暗色厚布,有曾買過純膠衛生帶。用過月經布,用過皺紋衛生紙,用過早期的衛生巾,最後也結束在新潮的大小日夜專用的護翼衛生巾,完成一生的幾十年經期的歷程。
在文明的社會裡,對女性的關懷甚囂塵上,其方便體貼的程度令人感動,從昔日粗糙的馬糞紙,到精緻柔軟的絲薄;從無奈的嘆息,到自主的選擇;從自卑的揶揶藏藏,到自豪的關懷備至;從束縛的難言之隱,到自由的放飛心情,衛生巾訴說著女人們的故事。
雖然我們在使用一次性衛生巾的時間上比美國人晚了幾十年,但當我們已經知道這是一個錯誤時,在改變它的時候不能再晚幾十年,以我們超過美國全部人口數量的經期女性和幾乎相同的國土面積,我們晚不起。
建立女子坊這個平臺的心願:推廣和普及環保酵素,妙用餘廚,變廢為寶;用手絹代替紙巾;用水洗棉衛生巾代替一次性衛生巾;少用塑膠袋用環保袋代替一次性塑膠袋等等。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藍天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