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災情 呈現三大特點

2021-02-13 貴陽晚報

  省應急廳發布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本報訊 近日,貴州省應急管理廳發布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全省自然災害災情呈現三大特點,與前五年均值相比,主要災情統計指標值呈現「四降四升」。

  經核定,2020年,省內多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澇和地質、風雹、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尤其以正安縣「6·12」、桐梓縣「6·22」、三都縣「6·24」、習水縣「7·6」洪澇災害,松桃縣甘龍鎮、黔西縣中坪鎮「7·8」山體滑坡災害,岑鞏縣、江口縣「5·4」風雹等災害造成的損失重、影響大。

  其中,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88個縣(市、區)1292個鄉(鎮)475.65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失蹤54人(死亡46人、失蹤8人),緊急轉移安置28.76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23.34萬公頃;倒塌房屋1568戶5531間,不同程度損壞房屋7.07萬戶15.7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90.53億元。

  總的看,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災情較上年同期偏重,與前五年均值相比,主要災情統計指標值呈現「四降四升」,因災倒塌房屋數量、死亡失蹤人數、受災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分別下降41.0%、20.1%、10.0%、9.1%;緊急轉移安置人口、一般損壞房屋數量、農作物絕收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上升78.2%、37.6%、20.9%、12.7%。 (成虹飛)

  ◎連結

  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災情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汛期持續時間長,遭遇60年不遇的雨情水情汛情。

  入汛早,出汛晚,秋汛嚴重。3月20日,全省全面進入汛期,較常年提前40天;10月10日出汛,較常年偏晚10天。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1449.7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其中縣城累計降水量最多為丹寨縣的1817.4毫米,鄉鎮最多為從江縣加榜鄉的2630.8毫米。6月12日正安縣碧峰鎮1小時降雨量163.3毫米,為貴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值。9月份,平均降水量247.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00.8%,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二是強對流天氣頻繁,風雹災害較常年提前和偏重。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全省69個縣490個鄉鎮遭受風雹災害,損失較常年偏重。1月6日,烏當、西秀、從江等23個縣(市、區)出現強對流天氣,風雹災害較常年提前發生。4月17日,鎮寧縣六馬鎮突降冰雹,所種植的蜂糖李等經濟作物損失達3.16億元;5月4日,岑鞏、江口等19縣(市、區)85個鄉(鎮)同一天出現大風、冰雹,局地損失較重。

  

  三是災情險情頻發,損失較重。

  全省災情險情頻發,各類自然災害臨時避險及緊急轉移安置28.75萬人次,較前五年同期均值增加78.2%。洪澇和地質、風雹等災害造成全省不同程度損壞房屋7.22萬戶,較上年同期增加166%。

相關焦點

  • 雲南省民政廳解讀《雲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突發性自然災害2小時內災情需上報!
    面對頻發的自然災害,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 今後,災害信息員及時報災情可獲獎勵
    為了及時、準確預警預報全市災情,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日前,我市已出臺《災情預警預報考核獎勵辦法》進一步增強災害信息員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據悉,今後鄉鎮、村級災害預報員在災害發生10分鐘內報告災情,就可獲得300元人民幣獎勵。
  • 時事新聞∣今年各類自然災害已致全國1074人死亡
    加關注【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背景】7月26日,民政部召開2016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救災司副司長楊曉東介紹,今年災情明顯偏重,各類災害已造成全國1.37億人次受災,民政部財政部已下撥16.71億元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
  • 【關注災情•直擊印江】印江遭遇特大洪澇災害
    災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根據受災程度,縣減災委及時啟動自然災害4級應急響應,於2014年7月14日晚上7點緊急召開全縣防汛搶險電視電話會議,在第一時間組織防汛、應急、民政、安監、公安、武警、林業、國土、農業、統計等部門深入重災鄉鎮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 李新閣、杜建華察看災情,及時調度安排搶險救災!
    連日來,受颱風「溫比亞」影響,我市出現強降雨及大風天氣,自8月18日08時至8月20日0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達到191.2mm,部分鎮街區出現災情。大多數河流、水庫超過歷史最高水位,大量房屋、道路、堤壩、農田被毀。面對極端天氣,市委、市政府及早部署、精心組織,科學調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電氣火災的特點
    一、電氣火災的季節性特點電氣火災多發生在夏、冬季。
  • 受多種因素影響 目前農村花卉消費呈現的特點
    受環境、地域、經濟、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農村花卉消費呈現不同於城市花卉消費的4個特點。     一是左右連動。城市鄰裡之間的消費因相互往來不多,其差異性往往大於同一性。農村則不同,廣大農民祖祖輩輩都居住在一起,相互熟悉、相互聯繫、走動多於城市的鄰裡之間。這一特性決定了他們在消費上呈現出一種連動性。鄰居購買了某種商品,反映很好,一傳十,十傳百,以至整個村莊都仰慕和購買同一商品。
  • 西日本暴雨災害已致141死 老婦談災情不禁落淚
    日本救援人員繼續搜救倖存者(圖源:新華社)日本的暴雨災情一度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災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41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之暴雨引發的特大洪水和山體滑坡,尋找到倖存者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 多圖 | 10號颱風「海神」來襲,朝鮮電視臺再度啟動實時災情報導機制
    隨著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北上,朝鮮中央電視臺於7日上午再度啟動實時災情報導機制。
  • 懷寧災情驚動北京(央視航拍三橋災情)!
    點擊上方↑"懷寧微生活"免費訂閱,右上角「分享朋友圈」·爆料、投稿、求助、商務合作>>添加微信號:ahdxljh·       連日來,懷寧普降大到暴雨,農田被毀,房屋被淹,災情仍在發展,全縣黨員幹部、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災情牽動著每一位懷寧人的心,特別是身在外地的遊子們,牽掛著遠方的親人。
  • 防災中心專家參與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9月28日,防災中心專家朱立新研究員在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調查技術網絡培訓會上就《農村房屋建築調查技術要點》進行授課。
  • 四川新疆地震災情匯總!五類謠言請勿傳勿信!
    目前已發現有不法分子蒙蔽良心,欲借地震災情騙取老百姓的錢財。提醒: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信息,尤其是涉及財物方面的信息,一定要仔細甄別,防止上當受騙!地震到來時如何躲避?當遇到自然災害時如何進行自救?
  • 吳中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
    本次普查是自然災害領域一次開創性的工作,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首次聚合絕大多數涉災行業部門協同開展普查,探索建立多部門協同普查的長效工作機制,這也是切實改變傳統的「九龍治水」,解決部門數據共享壁壘的具體行動。二是首次實現自然災害風險要素的「全集」調查。
  • 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社會工作介入專題研修班圓滿結束
    10月27日至11月1日,由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民政廳主辦、河北省社會工作促進會承辦的全國性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社會工作介入專題研修班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功舉辦。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培訓教育處董軍虎副處長、河北省民政廳救災處申義輝處長出席會議。河北省民政系統防災減災管理人員、省內外社工行業協會、災害援助型社會組織負責人及高校社工系教師等100餘人參會。
  • 災情就是命令!皂角街道第一時間全力以赴搶險救災
    災情就是命令,自10日夜間開始,皂角的災情就牽動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各位領導的心,他們分別前往皂角街道各險工地段查看災情,指揮搶險救災,街道轄區各級黨員幹部按照應急預案深入各險工地段查看險情、統計災情,幫助受災群眾及時轉移並妥善安置。
  • 【關注】鹽邊及時處置災情,二灘右幹線預計明天中午半幅通車!
    災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要求相關部門、鄉鎮做好應急處置工作,轉移安置好受災群眾,做好救災物資保障工作;調查核實災情,確保災情統計準備無誤;做好救災重建工作,組織群眾進行生產自救;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做好監測預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