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應急廳發布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本報訊 近日,貴州省應急管理廳發布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全省自然災害災情呈現三大特點,與前五年均值相比,主要災情統計指標值呈現「四降四升」。
經核定,2020年,省內多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澇和地質、風雹、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尤其以正安縣「6·12」、桐梓縣「6·22」、三都縣「6·24」、習水縣「7·6」洪澇災害,松桃縣甘龍鎮、黔西縣中坪鎮「7·8」山體滑坡災害,岑鞏縣、江口縣「5·4」風雹等災害造成的損失重、影響大。
其中,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88個縣(市、區)1292個鄉(鎮)475.65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失蹤54人(死亡46人、失蹤8人),緊急轉移安置28.76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23.34萬公頃;倒塌房屋1568戶5531間,不同程度損壞房屋7.07萬戶15.7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90.53億元。
總的看,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災情較上年同期偏重,與前五年均值相比,主要災情統計指標值呈現「四降四升」,因災倒塌房屋數量、死亡失蹤人數、受災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分別下降41.0%、20.1%、10.0%、9.1%;緊急轉移安置人口、一般損壞房屋數量、農作物絕收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上升78.2%、37.6%、20.9%、12.7%。 (成虹飛)
◎連結
2020年,全省自然災害災情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汛期持續時間長,遭遇60年不遇的雨情水情汛情。
入汛早,出汛晚,秋汛嚴重。3月20日,全省全面進入汛期,較常年提前40天;10月10日出汛,較常年偏晚10天。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1449.7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其中縣城累計降水量最多為丹寨縣的1817.4毫米,鄉鎮最多為從江縣加榜鄉的2630.8毫米。6月12日正安縣碧峰鎮1小時降雨量163.3毫米,為貴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值。9月份,平均降水量247.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00.8%,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二是強對流天氣頻繁,風雹災害較常年提前和偏重。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全省69個縣490個鄉鎮遭受風雹災害,損失較常年偏重。1月6日,烏當、西秀、從江等23個縣(市、區)出現強對流天氣,風雹災害較常年提前發生。4月17日,鎮寧縣六馬鎮突降冰雹,所種植的蜂糖李等經濟作物損失達3.16億元;5月4日,岑鞏、江口等19縣(市、區)85個鄉(鎮)同一天出現大風、冰雹,局地損失較重。
三是災情險情頻發,損失較重。
全省災情險情頻發,各類自然災害臨時避險及緊急轉移安置28.75萬人次,較前五年同期均值增加78.2%。洪澇和地質、風雹等災害造成全省不同程度損壞房屋7.22萬戶,較上年同期增加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