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消息:綠化村莊、美化庭院、整潔村容的新農村建設,帶動了農村的花卉消費。受環境、地域、經濟、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農村花卉消費呈現不同於城市花卉消費的4個特點。
一是左右連動。城市鄰裡之間的消費因相互往來不多,其差異性往往大於同一性。農村則不同,廣大農民祖祖輩輩都居住在一起,相互熟悉、相互聯繫、走動多於城市的鄰裡之間。這一特性決定了他們在消費上呈現出一種連動性。鄰居購買了某種商品,反映很好,一傳十,十傳百,以至整個村莊都仰慕和購買同一商品。如我們常見的有長虹村、康佳村。在花卉消費上也是一樣。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農民,溫飽問題解決後,他們將消費的投資放到了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上。他們喜歡用小葉
女貞、七裡香做綠籬;用桂花、
月季增添環境的芳香;用鐵樹、紅木
盆景顯示門樓的氣派;用
紫薇、芙蓉花、茶花裝點庭院的綠色;用一串紅、菊花等草本植物襯託季節的景色。他們的這種消費新時尚必然影響和帶動一個村,甚至幾個村的消費。
二是仿效城市。在人多地少收入低的壓力下,我國農村現有1.3億勞動力帶著到城裡賺些錢、回家建設好自己的家園、過上同城市人一樣的生活的目的走進了城市。這支龐大的隊伍從城市帶回家的不僅是資金、技術,而且還帶回了城市人的消費習慣。由於這部分人消費理念的變化,農村的消費觀念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正在逐步向城市靠攏。他們把城市人用花卉美化居室的消費習慣帶進了千家萬戶。庭院不光植樹也栽點花。居室也用吊蘭、仙人球、仙人掌、茉莉等植物進行裝點。新房裝修後,用吊蘭、虎尾蘭、蘆薈吸收室內有害氣體。結婚、生日、新房落成也到城裡租些花來烘託喜慶的氣氛。
三是季節消費。因為農產品由種植到收穫的周期較長,所以農村的消費要受到農業收成的牽制。雖說外出務工人員是拿月工資,可他們的消費支出卻往往集中在回家過年這段時間。農村這種特有消費習慣決定了他們的消費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在花卉苗木消費上,大多集中在春節前後。南方地區裝點新房所用的盆花購置一般集中在晚稻收割後的11月下旬到12月新房建成時的農閒時間。
四是求廉求實。農民的大部分收入是靠辛苦的體力勞動換來的。勤儉持家,節儉為榮是他們千百年以來所承接下來的光榮傳統和消費習慣。即使他們富裕起來後,祖輩傳來的傳統美德仍不會放棄。在消費的投入上,他們之間所攀比的是誰購的物品最實在、價格最低。「寧願買對的,不願買貴的」是他們的消費理念,求真、求實、求廉是他們普遍追求的購物目標。農村這種實惠性的購買特徵體現在花卉消費上,其投入往往是在價廉物美的花卉品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