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普遍認為,一旦英國「無協議脫歐」,將造成「雙輸」局面。目前新冠疫情對英歐經濟的影響日益明顯,達成一份雙贏的協議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英歐在所剩有限的談判時間裡如能採取靈活務實的態度,仍可推動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米歇爾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說,一項廣泛、富有雄心且符合歐洲理事會決議原則的英歐未來關係協議,將是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但他同時表示,歐方不會「買一隻裝在袋子裡的豬(西方俚語,意為不看清貨色就買東西)」。
英國方面也承認達成協議的必要性。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日前說,英國的「最優選擇」仍然是和歐盟方面達成一份雄心勃勃的全面貿易協議。
雖然目前英國「脫歐」過渡期已經敲定不會延長,但仍有些聲音認為過渡期可適當放寬。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說,英國政府應該選擇延長「脫歐」過渡期,以便英歐雙方繼續談判。
此外,德國將從7月開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有輿論認為,屆時德國總理默克爾作為輪值主席國領導人將用自己的經驗助推英歐談判。甚至有媒體猜測,這也是為何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戈夫在談到英歐未來關係談判時雲淡風輕地表示「仍有充足時間達成協議」。
(來源:新華網,記者:桂濤,參與記者:王子辰。原標題《首腦出馬依然難解英歐談判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