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愁|家門口享受「醫聯體」

2021-02-22 老年科

2017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出,今年要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建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考核和激勵機制。」

        醫聯體是指區域醫療聯合體,是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組成的一個醫療聯合體。目的是為了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發燒感冒的就不用再擠進三級醫院,在小醫院也能解決,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實現了人民滿意、政府滿意、職工滿意的預期目標。

        為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方針,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在醫聯體模式的推動下,南京腦科醫院老年醫學科和南京小行醫院多次進行交流,嚴密統籌規劃,積極探索新醫改形勢下的合作模式。

         通過建立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實現便捷的預約診療和順暢的上下相互轉診,使患有複雜疑難疾病的老百姓通過該綠色通道轉診至腦科醫院,同時接收腦科醫院病情穩定的患者回到小行醫院完成康復治療。另外,老年醫學科專家與家庭醫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隨時溝通患者病情,形成了有效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格局。

       「醫聯體」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將小病、慢病、常見病留在基層醫療機構,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為緩解患者在大醫院「看病難」的問題,自2017年4月起,老年醫學科張麗主任、滕弘主任,這兩位一號難求的大專家,輪流在每周三下午到小行醫院開展專家門診、教學查房,雨花的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經驗豐富的醫療專家的服務。

南京腦科醫院張麗主任社區坐診

被轉診到小行醫院的患者,看到上級專家親自來查房,欣喜萬分,緊緊抱著不舍放開。

       老年醫學科張麗和滕弘主任出診期間承擔帶教任務,每月最後一周禮拜三開展一次業務講座,專家與社區醫務人員溝通,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指導,著力提高基層醫療服務的診療能力。同時,按照固定名額,小行醫院醫護人員可免費到老年醫學科進修,老年醫學科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班、學術交流、每周一的多學科查房、每周三的科會(包含病例分享、死亡和疑難病例討論、業務學習)等內容,小行醫院醫務人員均可免費參加學習,提升業務水平。

專家每月授課,著力提高基層醫療服務的診療水平

張麗,老年醫學科科主任,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腦科醫院門診時間:周四全天

江蘇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老年病學分會委員,南京市醫學重點專科(老年病學)學術帶頭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和南京市衛生青年人才,曾赴日本留學一年。是名醫民選的「百姓信任的醫療專家」。

擅長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疾病、認知障礙、腦血管病的診治。運動障礙診治組組長。

滕弘

碩士,主任醫師

專業方向:神經科亞重症疾病

腦科醫院門診時間:周四上午、周五全天

      致立於神經病學臨床工作20餘年,對臨床重症醫學、痴呆、腦血管病及疑難雜症等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

從2017年4月1日起 兩位專家輪流基層坐診

坐診時間:每周三下午14:30-16:00

坐診地點:南京小行醫院門診樓一樓101室

為更好的為病友更專業精細診療,每次門診均實行限號,需提前預約登記,詳情可以在小行醫院門診前臺諮詢。 

相關焦點

  • 醫聯體,讓沙田人民家門口享受優質的診療服務!
    據鎮衛生部門介紹,沙田主要是以沙田醫院為樞紐組建各種類型的醫聯體:沙田醫院與省人民醫院合作發展遠程醫療協作服務,與厚街醫院組建專科聯盟,讓沙田人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組建沙田醫院與社衛中心醫聯體,聯合開設「慢性病專科門診」,由沙田醫院派出心腦血管、糖尿病、中醫科等6名專家每周三上午定期到社衛中心坐診,讓群眾以社衛機構的醫保待遇水平,享受沙田醫院的優質專科服務;我鎮同時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醫聯體建設
  • 奉節這家醫院被授牌重慶知名醫院醫聯體單位,詳情請點擊…
    在縣委縣府和縣衛健委的關心指導下,11月24日,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和奉節怡安醫院達成醫聯體合作協議,並在怡安醫院舉行醫聯體籤約儀式,成立以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為核心的緊密型醫聯體,從而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的運行機制,以醫聯體之」通」,解群眾看病難之「痛」。
  • 【授牌啦】善匯醫聯 醫者仁心 ——區一醫院與西航港社區醫院醫聯體授牌儀式暨義診活動順利舉行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實現「首診在基層、大病不出區(縣)」的醫改目標,有力提升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 1月18日上午,區一醫院與西航港社區醫院醫聯體授牌儀式在西航港社區醫院順利舉行。區衛健局醫政醫管科科長賴偉,區一醫院黨委書記蘇白海、副院長蘇振飛,西航港社區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張智等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授牌儀式。
  • 農民家門口也有縣城醫院啦!
    記者/朱晉 虞藝凡編輯/呂甜甜偏遠山區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和縣城醫院一樣的醫療服務,這對於鉛山縣葛仙山鎮港東村的村民來說,可不是什麼「天方夜譚」,甚至都不算什麼新鮮事。為了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鉛山縣衛健委積極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組建了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去年12月底,鉛山縣人民醫院與港東衛生院建立的緊密型醫療聯合體正式運行,真正讓山區的群眾享受到了跟縣城一樣的服務
  •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與我市二醫院、腫瘤醫院專科醫聯體揭牌儀式舉行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吉福,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出席,共同為專科醫聯體揭牌,這標誌著我市在深化醫療衛生改革、推進健康大同建設,加快腫瘤學醫教研水平提檔升級方面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 看病全程「掃一掃」 ,樂清「電子健康醫保卡」 讓就診更方便了
    「科技進步得太快,現在看病居然變得這麼方便,一部手機、一個二維碼,所有就醫流程統統都能搞定,真的太便利了。」近日,市民王先生因舊疾復發,就近到樂清市人民醫院門診就診。他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現場在線領取了「電子健康醫保卡」,並通過自助機的人臉識別功能,完成了掛號、繳費、醫保結算、窗口取藥全流程,省時省力又省心,王先生不住地連聲稱讚。
  • 四川省警察協會惠警醫聯體簡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從優待警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廳暖警惠警工作要求,切實解決好民警就醫難,在四川省衛健委、成都市衛健委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3月以來,四川省警察協會先後與部分醫院籤訂惠警合作協議,頒發了「惠警醫院」銘牌,開設就醫綠色通道,落實「門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優先、手術優先」措施,探索構建了以綜合醫院為龍頭、特色專科為支撐的惠警醫聯體
  • 一看病就成啞巴,症狀完全不知道怎麼說?那這些單詞你得記記了
    記住這些單詞看病不用愁。》在美國看病大家一定都有過這種體驗,就是想要描述的病症說不出來,想要表達的疼痛不知道怎麼說,或者醫生問你有沒有的症狀難以形容,又或者是醫生給你的結論並聽不懂。掌握部分常見病的英文說法非常重要哦!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買保險解決看病貴,綠色通道搞定看病難
    好友爸爸媽媽前後兩年分別住院,看病難這個老大難把他整的焦頭爛額。他給我舉了兩個例子:在福州最好的醫院想做個腸鏡,無痛麻醉腸鏡排隊3個月,有痛腸鏡排隊1個月。為了等床位,一位病友選擇了「掛床」,交了床位費三個月花了幾千元,結果還是沒床位。
  • 日本全民健保全球最優,兒童看病可免費
    為了儘可能讓更多群體得到應有的醫療保障,日本政府會針對留學生等低收入者降低或減免保險費,低收入群體每月只需繳納約1300(約80人民幣)日元的保險金,享受的醫療福利和普通日本人完全一致。比如留學生生了孩子,和日本人一樣享受約3萬人民幣的補助,哺乳期每月1.2萬人民幣生活費和小學畢業之前每月600人民幣的兒童補助等等。
  • 寧津縣人民醫院與北京同仁醫院、德州市人民醫院組建耳鼻喉專業醫聯體
    10月27日,我院與北京同仁醫院、德州市人民醫院組建耳鼻喉專業醫聯體,院長助理楊寶凱、耳鼻喉科主任孫延良出席在德州市人民醫院舉行的籤約儀式,楊寶凱與德州市人民醫院工會主席、醫務部主任張旭斌籤定合作協議。
  • ​情人節送女友禮物排行榜,送女友不愁沒有好禮物
    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情人節搜女友禮物排行榜,送女友不愁沒有好禮物。        玫瑰花:愛情的滋潤少不了鮮花的裝扮,日常偶zhi爾的一束玫瑰都能給兩人的相處帶來新鮮感,更不用說在她的生日送一盒可愛的泰迪熊公仔+浪漫玫瑰花的組合花束,可愛又浪漫,絕對合她的心意。
  • 陝西省生殖醫學專科聯盟,西北婦女兒童醫院不孕不育專專科醫聯體成立
    2018年1月26日,「陝西省生殖醫學專科聯盟」、「西北婦女兒童醫院不孕不育專專科醫聯體」在西北婦女兒童醫院曲江院區成立。
  • 【便民利民】來中醫院門診看病,也能用農村合作醫療卡!
    醫生確定地告訴他:「中醫院門診看病也可以用農村合作醫療卡啦。」當李先生看完病,半信半疑地來到位於中醫院四樓的新農合辦公室諮詢時,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並為他順利報銷了80元的醫療費用。李先生高興地直呼新農合政策好,越來越懂民意啦!據新農合辦公室李紅主任介紹,往年,農村合作醫療卡只能在本轄區村級衛生所和鎮級衛生院使用,農村老百姓想來市級醫院看病,就只能自己掏腰包。
  • 白天家門口上班 晚上住聯排別墅 黃陂區村民過上了城裡人生活
    搬遷後的李橋新村難以想像在十年前,李橋村6個自然村灣散、亂分布,村容村貌差,下雨天道路更是泥濘不堪,出行難、看病難都是困擾村民的大難題。2006年對於李橋村來說,是改變的轉折點,借國家首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的改革東風,李橋村打起了頭陣,開啟了新農村建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