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記者 郭至君 崔銀珍 林豔)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朝鮮的經濟狀況一直是隱藏在面紗之後,讓國際社會好奇的地方。據韓國智庫近日報告,金正恩將會在明年提出一系列經濟方面的新政,包括把近年來試驗的一套新經濟措施予以法制化,繼續吸引外資前往其經濟特區與經濟開發區進行投資等手段,創造「金正恩時代」。中評社記者不久前在首爾獨家專訪了對朝經濟研究專家、韓國朝鮮大學院大學校教授梁文秀,對朝鮮現在的一些經濟狀況和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專訪全文如下:
中評社記者:據您了解,外匯在朝鮮的使用情況如何?朝鮮境內的外匯流通規模如何?
梁文秀:朝鮮有日元和歐元,但基本還是以美元和人民幣為主要流通貨幣。現在比起美元的增加趨勢,人民幣的普及趨勢更加快速迅猛。特別是朝鮮與中國接壤的地區都以人民幣為基本貨幣,人民幣不但是儲蓄的手段,還發展成為了流通手段。當然,中國和朝鮮接壤地區由人民幣支配,這也不乏中國的意圖。
朝鮮境內的外匯流通規模,不甚清楚,甚至領導朝鮮的金正恩也不知道。外匯流通規模根據地區及時期都有所不同。即使朝鮮做了統計,也有相當一部分被遺落或與現實不符,所以正確的統計規模誰也不知道。在朝鮮內部對流通規模應該有大概的統計,但這些統計數據是不會對外公開的。現在朝鮮複雜的市場狀況與整個行政的缺失,也成為難以統計的原因之一。韓國的相關統計體系,現在雖然還不夠完整,但是構建體系也花了很多時間,我想中國也一樣。
中評社記者:現在朝鮮的黑市情況如何?這種很不 「社會主義」的市場是如何在朝鮮起源的?
梁文秀:如果說黑市初期是原始形態的話,現在已經相當發達,且結構複雜,具有朝鮮特色了。黑市與整個計劃經濟對立,但有時又補充和完善計劃經濟,蠶食計劃經濟,黑市正是在這種極其複雜的關係中擴充領域的。有些學者稱之為「Informal Economy(非正規經濟)」。朝鮮官方當然把此標榜為「社會主義」,但是單從經濟角度考慮時,人們也在質疑,今天的朝鮮經濟還能稱之為社會主義經濟嗎?
那麼,在朝鮮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市場呢?縱觀歷史,通常是生產力發展帶動市場發達。但是朝鮮一部分的情況卻是工廠很多都不運作,計劃經濟體系嚴重缺失。在這種狀況下,二重經濟結構(也可看成是「三重經濟」, 「四重經濟」)應運而生。計劃經濟動蕩,市場自生力量填補空白。
對這種自生力量國家根據具體情況時而抑制、時而促進,政策也跟著微調整。從外面周圍的因素來看,流通業基本發達。換句話說,對中國貿易的發達帶動市場發展的現象比較明顯。當然,雖然不是全部,但是中國和朝鮮貿易的活性化與朝鮮市場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中評社記者:據您了解,中國商人是否對赴朝投資採取謹慎態度?原因為何?
梁文秀:韓國人現在是因為「5.24措施」被擋住走向朝鮮的腳步的。不過如果提出「請自由地在朝鮮投資!」的話,能自由投資的人也會比較局限。這是由朝鮮投資本身的一般屬性決定的。在這方面,我想中國與韓國沒有太大差異。不過在韓國的角度看,也許中國會更好一些。因為朝鮮對韓國有體制變動(不景氣)的顧慮,所以對韓國人投資加以各種限制。
直截了當地說,現在韓國的物資進不了朝鮮。中國與朝鮮物資流通順暢,所以在朝鮮投資方面,我想中國在各方面要比韓國有優勢。那麼剛才提到的朝鮮的一般屬性是什麼呢?朝鮮投資條件惡劣,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不完善等都是朝鮮一般屬性的例子。朝鮮接受外國人投資時應該給予合理的報酬或優待,建立相互信賴關係,但是到目前為止在這些方面朝鮮還非常不成熟。
中評社記者:您對朝鮮正在推進設立的19個地方級經濟開發區有何評價?
梁文秀:對此其實是眾說紛紜的。我認為,現在是初期的開始階段,就是說,還是構思階段。雖然說構思本身要比以前好很多,但是能實現多少,其中還有非常多的變數。
比如說,核問題。除了核問題,還需要對投資及回收做縝密的計劃。經濟開發區主要是針對中國的,朝鮮能否積極推出有魅力的、吸引投資的計劃至關重要。特別令人擔憂的是,中央只會扶持一小部分,其他基本還是要靠地方自行推進。這種規劃要怎樣做還不是很清楚,就連中央也經驗不足,更何況是地方呢?
朝鮮必須要知道這世上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但是,朝鮮仍然幻想著只有自己敞開大門,別人就會高興地進來。這種要與外邊的世間溝通的意志是好的,這點我們能給予高度評價,但是從競爭力的角度考慮,仍然非常欠缺,任重道遠。
中評社記者:您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通過推廣旅遊、增長邊境貿易、推進經濟開發區建設等行為來「對外開放」有何看法?
梁文秀:朝鮮特別在旅遊和邊境貿易方面,比以前非常明顯地採取了積極的態度,對此要給予肯定的評價。但是,就像前面也提到過的,比如開發區,對於現實中的壁壘,朝鮮到底有多麼認真地思考了問題?今後又要如何解決問題?外部世界都不清楚,所以,對此外部世界仍然非常憂慮。從總體趨勢看,更加積極推進對外開放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中評社記者:您認為,朝鮮目前是否正在謀求改善民生,推動經濟改革?朝鮮的經濟改革將取得什麼樣的成果?
梁文秀:朝鮮的經濟改革能否稱之為經濟改革?對此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是經濟改革,而有些人則認為不是經濟改革。比如說,如果以中國式改革開放為基準的話,朝鮮的改革程度明顯遠不及中國式的改革開放。如果一定要定義的話,只能說是「朝鮮式改革」了。以這種特性,基本上朝鮮既沒有像中國那樣公開地進行改革,也沒有法律和制度做後盾,所以有很多部分都非常不明確。
不管怎樣,有些人評價:這些部分基本能夠起到改善朝鮮人民生活質量的作用,開放其市場允許人民從事經濟活動能夠起到改善人民平均生活水平的作用。但是,前面提到的改革一般是指「6.28方針」,能不能更進一步推進,其成效也大不相同。
在朝鮮的立場,單從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考慮的話,不是完全沒有成效的。目前,即使面對國際社會的高壓牽制與韓國的「5.24措施」(註:「5.24措施」是指2010年5月24日,韓國因天安號事件宣布的一系列針對朝鮮的制裁措施)的強力制裁,朝鮮經濟至少沒有更惡化。如果更仔細議論的話,會有很多制約條件,但是就目前來說,朝鮮的改革雖然非常有限,但還是有成效的。
中評社記者:金正恩已經執政3年,如果再不創造經濟成果,權力基礎是否可能會發生動搖?
梁文秀:目前就經濟成果來說,與金正恩執政一年半的時候以及十幾年前比較的話,基本持平或稍有好轉,人們普遍認同應該不會更惡化。但是不能說沒有經濟成果就會影響政權。
能看得見的成果必然重要,但是在一般人民的立場上,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才是最重要的。經濟成果與人們的生活有直接關係是不爭的事實。如果無法生存,生活不能得到基本保障的話,人民也許會反抗。但是就此討論政治問題的話,其結構不但非常複雜,而且還有相當的距離。朝鮮是個非常特殊的國家,朝鮮的領導層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給予了人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雖然沒有政權體制問題,但是如果經濟狀況長期如此的話,我想情況也許會不同。但是能否發生極端的巨變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我想為了維持現在的狀況,朝鮮的各階層即使不願意也應該會形成一種社會性妥協。
重要的是對於一般人民的生活能否維持其支持線。目前為止只是開放了一部分市場,這是類似賦稅、準稅負擔金的部分,只要做的不過分,維持支持線基本還是可以保障的。不過,這其中都有太多的變數,所以,未來的事情還是不要隨意猜測為好。
中評社記者:韓國與朝鮮之間應怎樣進行經濟合作以推動朝鮮經濟的發展?
梁文秀:對此也是各有各的說法,變數也太多,所以很難回答。實際上,就此問題應該能寫數十本書。但是,我覺得對此應該先從原則性和哲學的角度考慮。因為對此問題,韓國國內到目前為止還議論紛紛,內部分歧嚴重。現在的狀況是保守政權當權,他們出面制止與朝鮮的社會交流,還有對韓朝合作拼死反對的人也很多。
「從北主義」的論爭、消除「5.24措施」的意見、向朝鮮散發傳單等等……韓朝關係異常混亂,就連被禁止向朝鮮散發傳單刺激朝鮮,還拼命散發傳單的那些人也沒有什麼辦法,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就連對消除朝鮮制裁措施這樣的問題,韓國內部都已經討論了第三年仍在相互爭論。
我認為,討論韓朝經濟合作的方法非常多。但是比起這些促進方案,更重要的是要從原則性問題出發,韓國要從內部開始解決問題。
中評社記者:從今年10月開始,朝俄之間貿易資金開始實施盧布結算,您對朝俄之間的經貿合作如何評價?
梁文秀:俄羅斯與朝鮮保持友好關係,相互需求,相互滿足是不爭的事實。因為朝鮮意識到對中國的依存度過高,所以這也是牽制中國的一種手段。朝俄雙方因為相互需要保持密切關係。特別是,俄羅斯為了與朝鮮保持友好關係,制定了各種制度,支援朝鮮,這些事實基本已得到確認。朝俄雙方正努力改善關係,我想這正是雙方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中評社記者:您是否去過朝鮮?感覺如何?
梁文秀:平壤、開成、金剛山我都去過,是直接去看的。我也常常通過從朝鮮來韓國的人了解朝鮮的情況。一般來講,韓國人去不了朝鮮,去了也只能看特定的地區,所以不能了解朝鮮真實的情況。韓國人也不能去朝鮮的統一市場集市,因為韓國人被朝鮮定為不安分警戒對象,所以非常受限制。反而,中國人相對可以多去,比較自由。作為韓國人,訪問朝鮮的感受非常複雜,我覺得平壤頗有「Showroom(展示)」城市的意味,平壤也是普通人生活的城市,所以能看到很多普遍的東西。